琐笼知暗哂,能言君再误。
不见孔颖达,善讲伏深祸。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高步(gāo bù)的意思:以高的步子行走,形容行走的姿势高傲自信,也可比喻行事高傲自负。
皇天(huáng tiān)的意思:指天帝,用以形容天空的庄严威严。
能言(néng yán)的意思:能够说话,善于辩论。
儒绅(rú shēn)的意思:
犹缙绅。 宋 余靖 《送李廷评知福清县》诗:“世阀茂儒绅, 闽甌 宠命新。” 宋 范仲淹 《谢许让观察使守旧官表》:“臣且惧且喜,不知所为……喜者以不夺稽古之志,而復被儒绅。”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公忠扶士气,卑牧接儒绅。”
圣明(shèng mí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智慧卓越。
天祚(tiān zuò)的意思:指天赋的神圣权力或神圣的天命。
鹦鹉(yīng wǔ)的意思:指人机械地模仿别人的言语或动作,缺乏真实性和创造力。
正平(zhè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状态。
这首诗以鹦鹉和孔颖达为喻,表达对言论受限和学术遭累的感慨。首句“鹦鹉囚于舌”形象地描绘了鹦鹉因被束缚而无法自由表达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对于言论自由的渴望。次句“正平累于赋”则暗指作者桑悦自己因为文学创作(赋)而受到牵累,可能指的是仕途或思想上的束缚。
接下来,“琐笼知暗哂”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囚禁的压抑,暗示了对繁琐规则或环境的不满。“能言君再误”则表达了对那些看似能言善辩,实则可能导致他人不幸的人的批评,认为他们的言论可能带来误导。
最后两句“不见孔颖达,善讲伏深祸”借孔颖达的故事,表明即使像孔颖达这样博学的人,如果讲解不慎也可能招致灾祸,以此警示后人要谨慎发言,以免陷入困境。结尾“皇天祚圣明,儒绅纵高步”则寄希望于上天保佑圣明的时代,呼吁儒者在言论中保持明智,谨慎前行。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含蓄,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幽人蹈箕颍,方士访蓬瀛。
岂若逢真气,齐契体无名。
既诠众妙理,聊畅远游情。
纵心驰贝阙,怡神想玉京。
或命馀杭酒,时听洛滨笙。
风衢通阆苑,星使下层城。
蕙帐晨飙动,芝房夕露清。
方叶栖迟趣,于此听钟声。
气逸何人识,才高举世疑。
祢生狂善赋,陶令醉能诗。
碧水鲈鱼思,青山鵩鸟悲。
至今孤冢在,荆棘楚江湄。
花下送归客,路长应过秋。
暮随江鸟宿,寒共岭猿愁。
众水喧严濑,群峰抱沈楼。
因君几南望,曾向此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