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黯黯(àn àn)的意思:形容昏暗、阴沉、无光彩。
宝树(bǎo shù)的意思:比喻有价值的人或物。
反照(fǎn zhào)的意思:指事物相互映照、相互照应。
飞烟(fēi yān)的意思:形容火势猛烈,烟雾弥漫。
华灯(huá dēng)的意思:指繁华热闹的灯火辉煌之景象,也用来形容盛大的场面或热闹的气氛。
九枝(jiǔ zhī)的意思:指事物分散,没有统一的整体。
绮霞(qǐ xiá)的意思:绮丽多彩的霞光。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珠露(zhū lù)的意思:珠露是一个形容词,表示珍贵的露水,比喻非常美好而稀少的事物。
自喜(zì xǐ)的意思:自我陶醉,自得其乐
- 翻译
- 朝霞刚刚升起的时候,露珠还未干透之际。
珍贵的树木岂止三尺高,华丽的灯笼更是多至九枝。
独自站立感到欣喜,但突然又陷入悲伤。
想要化作轻烟消散,却又怜惜夕阳的余晖迟迟不退。
- 注释
- 绮霞:美丽的朝霞。
初结:刚刚升起。
珠露:晶莹的露珠。
晞:干透。
宝树:珍贵的树木。
宁:岂止。
三尺:形容树木的高度。
华灯:华丽的灯笼。
更:更加。
九枝:形容灯笼数量众多。
亭亭:独自挺立的样子。
黯黯:心情低落。
悲:悲伤。
飞烟:轻烟。
散:消散。
犹怜:仍然怜惜。
反照:夕阳的余晖。
迟:迟迟不退。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槿花》,是宋代文人钱惟演所作。诗人以清晨的朝霞和晶莹的露珠为背景,描绘了槿花的形象。"绮霞初结处"和"珠露未晞时",生动地展现了晨光熹微、露珠晶莹的景象,为槿花的出场营造出清新而宁静的氛围。
"宝树宁三尺,华灯更九枝",运用比喻手法,将槿花比作珍贵的树木,花朵繁多如华灯,枝叶茂盛,寓意其生机盎然。然而,接下来的情绪转折却引人深思:"亭亭方自喜,黯黯却成悲",表达了槿花在自我欣赏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时光流转、生命短暂的哀愁。
最后两句"欲作飞烟散,犹怜反照迟",通过比喻,写槿花仿佛想要化作飘散的轻烟,消逝于夕阳余晖中,但又对即将消逝的美景感到留恋,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惋惜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槿花的生命状态,既有生机勃勃的美,又有岁月无情的感慨,富有哲理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