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处闻天语,朝回惹御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柏树(bǎi shù)的意思:指品质高尚,坚定不移的人。
骢马(cōng mǎ)的意思:指一匹骑乘的好马。
挥戈(huī gē)的意思:指挥着战争,用兵器扬威。
津亭(jīn tíng)的意思:指渡口的亭子,比喻帮助人渡过困难或解决问题的地方。
柳条(liǔ tiáo)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柔软、弯曲、富有弹性。
鲁阳(lǔ y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粗鲁、不文明。
马郎(mǎ l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粗鲁、无礼、不知礼节。
明光(míng guāng)的意思:明亮的光芒,指光明正大、公正无私的品质。
天语(tiān yǔ)的意思:指天上的话语,形容言辞高妙、博大精深。
惜别(xī bié)的意思:怀念分别的情感,不舍离别的意思。
元日(yuán rì)的意思:指一年的第一天,也可指元旦。
骢马郎(cōng mǎ l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外貌或风度非常出众。
- 翻译
- 我羡慕那骑着青骢马的少年,元旦时拜谒在明亮的宫殿上。
站立时能听见天子的话语,朝见后衣襟沾染了御用的芬芳。
宫廷中即使寒冷柏树也显翠绿,江边因春意柳条变得嫩黄。
黄昏时在渡口依依惜别,挥动武器时想起勇猛的鲁阳。
- 注释
- 羡他:羡慕他。
骢马郎:骑着青白色马的青年男子,这里指代有为的青年官员。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元旦。
谒:拜见。
明光:指皇宫,因其富丽堂皇,光照鲜明。
立处:站立的地方,此处指在皇帝面前。
天语:皇帝的言语。
朝回:早朝结束后返回。
惹御香:沾染了宫中的香气,比喻受到皇帝恩宠。
台:指皇宫或官署的高台。
柏树绿:形容柏树葱郁,不畏严寒。
江暖:江水回暖,春天来临的迹象。
柳条黄:柳树发新芽,呈嫩黄色,象征春意。
惜别:依依不舍地告别。
津亭:渡口边的亭子,古人常在此送别。
暮:傍晚,暗示离别的时刻。
挥戈:挥舞武器,象征欲有所作为。
忆鲁阳:典故,鲁阳指鲁阳公,他曾挥戈使日影倒退,比喻勇武或希望时光倒流。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名为《送裴侍御赴岁入京》。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位朋友即将离开赴京,而诗人对此感到不舍和惆怅。
"羡他骢马郎,元日谒明光。立处闻天语,朝回惹御香。"
这里描绘的是朋友拥有骏马,将在元旦之际启程赴京。诗人羡慕这位朋友能亲近权贵,甚至能够听到皇帝的指令,早晨回来时还带着御花园里的香气。这几句不仅展示了朋友的地位和荣耀,也映射出诗人的敬仰之情。
"台寒柏树绿,江暖柳条黄。"
这一联描绘的是送别时的自然景象。寒冷的台上柏树依旧郁郁葱葱,而温暖的江边柳树则已呈现出黄色的嫩芽。这两种颜色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季节更迭和时间流逝,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对朋友离去的不舍。
"惜别津亭暮,挥戈忆鲁阳。"
最后一联则是诗人表达自己送别时的心情。津亭暮指的是黄昏时候在渡口与朋友告别,挥戈则可能是诗人作为边塞将士的自况,表示他即使手持武器也难以排遣对鲁阳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去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展现了岑参精湛的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