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太和丞公沈君公馆亭台四咏·其三成蹊亭》全文
- 注释
- 红雨:比喻落花,这里指春天凋零的花朵。
随风:随着春风。
白雪:象征冬季的雪花,也可能暗指哀伤或愁绪。
忽满枝:突然覆盖树枝。
祇今:如今,现在。
正月尾:农历正月的末尾,春节后不久。
政是:正好是,恰好是。
断肠时:极度悲伤或痛苦的时刻。
- 翻译
- 红色的雨滴并未随着风飘散,白色的雪花忽然覆盖了树枝。
现在正是农历正月底,正是让人肝肠寸断的时候。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寄题太和丞公沈君公馆亭台四咏(其三)成蹊亭》。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情感。
“红雨未随风”,这里的“红雨”可能指的是樱花瓣,如同春天细雨般飘落,但尚未被风吹散。这不仅是对美好景致的描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某种情绪或期望尚未消散。
“白雪忽满枝”,则是在强调一种突如其来的变化,“白雪”通常指代梅花,在这里它可能也象征着纯洁和坚守。树枝上忽然覆盖了一层厚重的“白雪”,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震惊与感慨。
“祇今正月尾,政是断肠时。”这两句表达了时间和情感的交织。“祇今”意味着就在这个时候,“正月尾”则是在农历新年接近尾声的时候。而“政是断肠时”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和不舍,仿佛在说,这个时间点,是最让人感到心痛、难以割舍的时候。
整首诗通过对红雨和白雪的描写,以及特定时间点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而微妙的心境。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有面对不可抗力的无奈。这样的抒情手法,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却又独树一帜的一种表达方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论道
石烂松枯懒问年,龙眠虎卧各安然。
固知静者心多妙,莫怪山僧语太颠。
大地平沈犹是妄,虚空粉碎未为禅。
欲参最上真乘法,百尺竿头进步前。
林间小住已年年,扫石为床枕木圆。
闲剪溪云将衲补,淡收山翠当茶煎。
半钩白堕岩前月,一线青来树里天。
无事岩中时宴坐,浑忘十圣与三贤。
身似孤云无定踪,南来三度听霜钟。
人方见雁思乡讯,山亦悲秋见病容。
佳句每从愁里得,故人多向客中逢。
自爱未了头陀愿,辜负云峰几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