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华寺五首·其五》
《南华寺五首·其五》全文
宋 / 李昴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清者何曾盗泉,僧盂底饭逆巢田。

此疑欲问师无语,风撼长松半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天(bàn tiān)的意思:指很长时间或很久的时间。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盗泉(dào quán)的意思:指盗取他人的财物或功劳。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无语(wú yǔ)的意思:没有话可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翻译
清白的人怎会饮用盗贼之泉?
僧人的饭碗里盛着在田间辛苦耕作所得的米饭。
注释
清者:指品行高洁之人。
盗泉:比喻不义之财或污秽之物。
僧盂:僧人用来盛饭的碗。
逆巢田:指僧人自己耕种的田地。
此疑:这种疑惑。
师无语:老师(僧人)没有回答。
风撼长松:风吹动高大的松树。
啸半天:发出响亮的声音贯穿半天。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南华寺的生活状态。"清者何曾饮盗泉"表达了对纯净心灵的追求,以及避免世俗污染的决心。而"僧盂底饭逆巢田"则是说僧人用自己的钵盂舀饭,在反常的田地(即禅师所指示的修行之道)中耕耘,这里暗含了对传统和常规的打破,以及对于精神修炼的深入。

"此疑欲问师无语"表现出诗人在心灵困惑时,想要向师父请教,却又无从说起,只能沉默以待。这种状态正是禅宗中常见的“疑情”,即通过对某个问题或公案(Koan)的深思熟虑,以达到突破自我的目的。

"风撼长松啸半天"则是用自然景象来形容内心的境界。风吹动着高大的松树,发出如同啸叫的声音,这声音似乎充满了整个半边天空。这一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在的坚定与自由,即使在外界的冲击下,也能保持其本质不动摇。

整首诗体现了一种超脱物外、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心灵状态的描绘,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李昴英

李昴英
朝代:宋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猜你喜欢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0)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0)

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圞月。
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
旧事逐寒朝,啼鹃恨未消。

(0)

菩萨蛮·榛荆满眼山城路

榛荆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住。
何处是长安,湿云吹雨寒。
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
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

(0)

菩萨蛮·黄云紫塞三千里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
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
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0)

鹧鸪天·背立盈盈故作羞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
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
云淡淡,水悠悠。
一声横笛锁空楼。
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