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秋(bēi qiū)的意思:形容秋天的景色给人带来忧伤、悲痛之感。
促促(cù cù)的意思:形容急迫、迫切。
独语(dú yǔ)的意思:指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或个人独有的语言风格。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七月(qī yuè)的意思:指夏天的七月,也可泛指夏季。
时俗(shí sú)的意思:指社会风尚和习俗。
十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或期限的最后阶段,也用来形容事物接近完成或结束。
滔滔(tāo tāo)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磅礴,也用来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气势磅礴、连绵不绝。
新声(xīn shēng)的意思:指新的声音、新的声势。
一听(yī tīng)的意思:指一听到某种声音或消息,就能立刻明白其意思或内涵。
在野(zài yě)的意思:指某人或某团体失去权力、地位或职位,不再处于掌权的地位,而是在社会上处于边缘或被排斥的状态。
终夜(zhōng yè)的意思:整个夜晚,整夜不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蟋蟀从夏末至冬初的生活轨迹与声音变化,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首句“七月鸣在野,八月鸣在宇”描绘了蟋蟀从野外开始迁徙到屋檐下的过程,形象地展现了季节更替对生物活动的影响。接着,“九月登我堂,十月入床下”进一步展示了蟋蟀逐渐向室内迁移的情景,暗示着秋季的深入和冬季的临近。
“滔滔岁方晏,促促声亦苦”两句,通过“滔滔”与“促促”的对比,以及“岁方晏”(岁末)与“声亦苦”(声音凄厉)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的紧迫感和生命的哀愁氛围。这不仅表现了蟋蟀在寒冷季节里生存的艰难,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悲秋不悲己,终夜如独语”则表达了诗人超越个人情感的普遍关怀。蟋蟀在秋天的哀鸣,并非单纯为自己的生存困境而悲叹,而是以一种孤独的声音,传达着对季节变迁、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这种“终夜如独语”,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诗意化表达,也是对生命哲学的探讨。
最后,“时俗有新声,谁能一听汝”一句,将话题转向了社会与文化。诗人提出,在快节奏、新事物不断涌现的时代,人们是否还能静下心来倾听自然的声音,感受其中蕴含的深意。这一问,既是对于当下社会现象的反思,也是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蟋蟀生活习性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时间、生命、社会的多重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
绀殿横江上,青山落镜中。
岸回沙不尽,日映水成空。
天乐流香阁,莲舟飏晚风。
恭陪竹林宴,留醉与陶公。
答白杭州郡楼登望画图见寄
画得江城登望处,寄来今日到长安。
乍惊物色从诗出,更想工人下手难。
将展书堂偏觉好,每来朝客尽求看。
见君向此闲吟意,肯恨当时作外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