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梁下有壁,闻语亦闻行。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伤 近 者 不 见 唐 /王 建 离 人 隔 中 庭 ,幸 不 为 远 征 。雕 梁 下 有 壁 ,闻 语 亦 闻 行 。天 涯 尚 寄 信 ,此 处 不 传 情 。君 能 并 照 水 ,形 影 自 分 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不传(bù chuán)的意思:不传指不传颂、不传诵,表示不传播、不宣扬。
传情(chuán qíng)的意思:通过言语、动作或其他方式表达情感。
雕梁(diāo liáng)的意思:形容建筑物的梁柱雕刻精美,也用来形容文章或者诗词的辞藻华美。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寄信(jì xìn)的意思:指寄居在别人家中,受人照顾。
离人(lí rén)的意思:离开亲人或离别别人。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形影(xíng yǐng)的意思:形影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形体和影子都存在,形容人或物体的形状、形态和姿态非常相似。
远征(yuǎn zhēng)的意思:指军队或个人为了征服较远的地区而进行的战争行动。
中庭(zhōng tíng)的意思:指院子中央的庭院,也可引申为指某个地方的核心或中心。
自分(zì fēn)的意思: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 翻译
- 离别的我们被中庭相隔,幸好不是因为你要远行。
雕花的屋梁下有墙壁,我能听到你的言语也能听到你的走动声。
即便在天边也还能寄信,但在这里情感却无法传达。
你若能如水中的倒影一般与我相伴,那我们的形影就会清晰地在一起了。
- 注释
- 离人:分离的人,指诗中主人公与对方。
中庭:庭院的中央部分。
幸不为:幸好不是因为。
远征:到远方去作战或旅行。
雕梁:雕刻精美的房梁。
壁:墙壁。
闻语:听见说话的声音。
闻行:听见行走的声音。
天涯:极远的地方,形容非常遥远。
尚:还,仍然。
寄信:通过书信交流。
不传情:无法表达或传递情感。
并照水:如同水中倒影一样相伴,比喻紧密相连。
形影:身形与影子,比喻本人与映像或关系密切的人。
分明:清晰,明显。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名为《伤近者不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之情。
“离人隔中庭,幸不为远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身边亲人或知己的思念,虽然彼此相隔,但还算是幸运,因为没有经历更长时间、更遥远的分别。这里的“中庭”可能指的是家园或者居所,而“远征”则暗示着更为艰辛和漫长的分离。
“雕梁下有壁,闻语亦闻行。”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隔绝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处于一种被围墙或屏风阻隔的环境中,即便是听到了外界的声音,也只能感受到行动的痕迹,而无法亲近和参与。
“天涯尚寄信,此处不传情。” 这两句表达了对远方的人深切的思念,诗人仍然通过书信等方式与之保持联系,但在当前的环境中,却无法表达或传递自己的感情。这也许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
“君能并照水,形影自分明。” 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或者思念对象的一种期望,希望对方能够像水面一样清澈透明,能够看清楚彼此之间的情谊和自己的内心世界。这里的“形影”指的是人的外在形象以及投射出来的身影,分明则是希望这种关系能够清晰、明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家园、亲人与友情的思念,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纯净无暇的人际关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河间郡城即事
揽辔度武垣,民瘼随时咨。
颓城既毕筑,荒舍稍以治。
癸亥甲子间,此地荐被饥。
闻之往来人,灾黎渐不支。
柴薪千里无,安得饱树皮。
南顾增予戚,沟壑填相随。
勤宣命大吏,分理督有司。
仓粮与库帑,尔何吝惜为。
迩年运转旋,有收天降慈。
历览惬予怀,老幼咸熙熙。
町疃有盖藏,鸡犬无羸疲。
乃悟向所闻,人言或过之。
何以知其然,古树仍乔枝。
所云无柴薪,诞也夫岂其。
设谓近所植,粗应不及围。
以此例其馀,前事诚可疑。
虽然更有说,观过仁可知。
救荒有常经,宁滥毋或遗。
万一讳灾伤,何以保吾师。
《过河间郡城即事》【清·弘历】揽辔度武垣,民瘼随时咨。颓城既毕筑,荒舍稍以治。癸亥甲子间,此地荐被饥。闻之往来人,灾黎渐不支。柴薪千里无,安得饱树皮。南顾增予戚,沟壑填相随。勤宣命大吏,分理督有司。仓粮与库帑,尔何吝惜为。迩年运转旋,有收天降慈。历览惬予怀,老幼咸熙熙。町疃有盖藏,鸡犬无羸疲。乃悟向所闻,人言或过之。何以知其然,古树仍乔枝。所云无柴薪,诞也夫岂其。设谓近所植,粗应不及围。以此例其馀,前事诚可疑。虽然更有说,观过仁可知。救荒有常经,宁滥毋或遗。万一讳灾伤,何以保吾师。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6367c71391d9238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