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薄叨今幸,忝荷非昔期。
霜载凋秋草,风三动春旗。
春旗(chūn qí)的意思:指春天时节国家的旗帜。
分竹(fēn zhú)的意思:分竹是指将竹子分开,比喻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个部分。
关辅(guān fǔ)的意思:关辅是一个四字成语,意思是关心和辅助。形容一个人非常关心他人的困难,并且尽力去帮助他们。
后相(hòu xiāng)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后,才能看清真相或判断事情的结果。
钦明(qīn míng)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极为赞赏和推崇。
唐风(táng fēng)的意思:指唐代的风尚和风格,也用来形容古代的风貌和风格。
望后(wàng hòu)的意思:回头看,回顾过去的事情。
微薄(wēi bó)的意思:微小、稀薄。
卧辙(wò zhé)的意思:指车马行进中突遇阻碍,不能再前进。
无以(wú yǐ)的意思:没有办法;无法;无可奈何
下车(xià chē)的意思:下车指从车辆上下来,也比喻摆脱某种困境或不良局面。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曳组(yè zǔ)的意思:指牵引和拉动,形容力量强大的人或物可以轻易地牵引和拉动其他人或物。
异世(yì shì)的意思:指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另一个世界。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沈约的作品,名为《去东阳与吏民别》。从内容来看,诗人在离开东阳之际,写下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无奈和期待。
首句“微薄叨今幸”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所获得的幸运与厚遇感到十分珍惜。接着,“忝荷非昔期”则是表明这些幸福与过去的承诺并不一致,暗示着一种时代变迁、人事更替的情感。
“唐风岂异世,钦明重在兹”中,“唐风”指的是诗人所处的时代精神或文化传统,而“岂异世”则是疑问句式,表达了对当前与过去是否截然不同的困惑。“钦明”通常用来形容帝王的尊号,这里可能暗示着对权力中心或者高位者的敬仰和依赖。整句话体现出诗人对于当下社会文化状态的观察和思考。
“饰骖去关辅,分竹入河淇”则是描绘离别之情,通过马鞍上的装饰、过关与竹林的景象,展现了行进中的景色和内心的情感波动。这里的意境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颇有相似之处,都在于以自然景物烘托情感。
“下车如昨日,曳组忽弥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诗人在此强调了时间的快速流逝,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
接下来的两句“霜载凋秋草,风三动春旗”,则是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季节更迭与生命的短暂。霜是秋天的标志,而秋草凋零,则意味着生命力度已逝;“风三动”暗示了春天到来的不确定性,“春旗”可能指的是春日里飘扬的花香或其他象征新生的景物。
最后两句“无以招卧辙,宁望后相思”,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未来的期待之情。卧辙即是古代车辙,诗人在此表示没有办法去召唤那些已经成为历史的足迹,而宁愿选择回首往昔,怀念与他人的情谊。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期待。诗中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展现了作者作为一位官员与民众告别时的心境。
三秋北地雪皑皑,万里南翔渡海来。
欲随石燕沈湘水,试逐铜乌绕帝台。
帝台银阙距金塘,中间鹓鹭已成行。
先过上苑传书信,暂下中州戏稻粱。
虞人负缴来相及,齐客虚弓忽见伤。
毛翎频顿飞无力,羽翮摧颓君不识。
唯有庄周解爱鸣,复道郊哥重奇色。
惆怅惊思悲未已,裴回自怜中罔极。
传闻有鸟集朝阳,讵胜仙凫迩帝乡。
云间海上应鸣舞,远得鹍弦犹独抚。
金龟全写中牟印,玉鹄当变莱芜釜。
愿君弄影凤皇池,时忆笼中摧折羽。
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
近来逢此日,多是在他乡。
晚色霞千片,秋声雁一行。
不能高处望,恐断老人肠。
上兰门外草萋萋,未央宫中花里栖。
亦有相随过御苑,不知若个向金堤。
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
万户千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