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高无懦曲,风急岂留英。
绫锦冒泥汭,难升障与屏。
含埃蚀贞镜,含蚋点瑶琼。
白茅珍我帨,聊濯耳与缨。
这首诗《秋胡行(其九)》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邝露所作,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首联“弦高无懦曲,风急岂留英”,以弦高比喻人生道路,强调在艰难险阻面前不应退缩,即使环境恶劣也不应放弃追求卓越。接着“风急岂留英”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的重要性。
颔联“松柏植暗室,甘与秋草并”,运用了松柏与秋草的对比,松柏象征着坚毅和永恒,而秋草则代表了短暂和易逝。这一联暗示了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像松柏一样保持坚韧,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颈联“绫锦冒泥汭,难升障与屏”,绫锦比喻华丽的生活或理想,泥汭则是困境或现实的象征。这一联表达了即使在困难中,也难以维持理想状态,生活中的障碍和限制是难以逾越的。
尾联“含埃蚀贞镜,含蚋点瑶琼”,“贞镜”和“瑶琼”分别指纯洁的镜子和珍贵的美玉,这里用来形容美好事物的受损。含埃和含蚋象征着外界的污染和破坏,这一联反映了美好事物在现实面前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侵蚀和损害。
最后,“白茅珍我帨,聊濯耳与缨”,“白茅”和“帨”都是古代的清洁用品,这里用来比喻自我净化和道德修养。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纯净,通过自我反省和修身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情境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品格和道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在逆境中坚持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
仲夏草木莽,离慜郁长鞠。
凉台不可得,仁祠映林麓。
呼儿移卧具,来就老尊宿。
板榻欹云眠,草裳离尘服。
炎光大火灼,惟期就汤沭。
忽然玉虎鸣,但觉金鸡伏。
奋铎振天关,冲孔回地轴。
顿忘瘅暑心,愿言被雾縠。
始知转眼间,世事多翻覆。
贫贱安足悲,篝灯向西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