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莲童曲·其二》
《采莲童曲·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有]韵

西湖采莲舟,上有愁思妇。

不摘芙蓉花,何因素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采莲(cǎi lián)的意思:比喻男子追求女子,或者指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

愁思(chóu sī)的意思:愁思指因忧虑、担忧而感到忧愁的思考和思绪。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何因(hé yīn)的意思:为什么;因何

莲舟(lián zhōu)的意思:莲花形状的船,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高贵的身份。

思妇(sī fù)的意思:指妇女对丈夫思念的心情。

素手(sù shǒu)的意思:指女子美丽洁白的手。

西湖(xī hú)的意思:西湖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著名湖泊,因其美丽的风景而被称为“人间天堂”。西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令人心醉的环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西湖采莲的画面,通过一个愁思妇的形象,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慨。

“西湖采莲舟,上有愁思妇。” 开篇点题,西湖上的一叶扁舟,承载着一位满腹愁绪的女子。西湖的美丽与女子的愁思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不摘芙蓉花,何因出素手。” 这句诗进一步揭示了女子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她身处美丽的莲花之中,却无心采摘,似乎在犹豫、在思考。这不仅表现了女子的孤独与寂寞,也暗示了她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纠葛或未解之谜。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巧妙融合,既展现了西湖采莲的日常场景,又蕴含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李攀龙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生活中不易察觉的美与哀愁,使得这首诗具有了超越时间的美感和情感共鸣力。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一寸金·堪叹群迷

堪叹群迷,梦空花几人悟。
更假饶锦帐铜山,朱履玉簪,毕竟于身何故。
未若红尘外,幽隐竹篱蓬户。
青松下,一曲高歌,笑傲年华换今古。
紫府。
春光清,都雅会时,妙有真趣。
看自然天乐,星楼月殿,鸾飞凤舞。
白云深处。
壶内神仙景,谁肯少年回顾。
逍遥界,独我归来,复入寥阳

(0)

捣练子·心耿耿

心耿耿,泪双双。
皓月清风冷透窗。
人去秋来宫漏永,夜深无语对银缸。

(0)

一寸金·食饱伤心损气

食饱伤心损气,睡多梦里迷真。
眼观心动丧元神。
耳听灵台昧尽。
要见元初面目,慧刀割断红尘。
无情应物本来真。
此是修行捷径。

(0)

一寸金·顿悟修行道理

顿悟修行道理,除情战睡敌魔。
不贪名利少风波。
懒散随缘且过。
饥后寻街乞饭,饱时信步蹉跎。
闲来古庙唱哩*。
逍遥谁人似我。

(0)

一寸金·一不轻师慢法

一不轻师慢法,二诵清净仙经。
三存真气养神灵。
四把尘劳拂尽。
五断无明业火,六除俗里人情。
七擒猿马永安宁。
八味琼浆得饮。

(0)

一寸金·富贵又争人我

富贵又争人我,贫穷更待如何。
有缘有分是非多。
无福无灾无祸。
教他一任奢侈,箪瓢也是存活。
劝君休要苦张罗。
大限临头怎躲。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