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京兆》
《张京兆》全文
明 / 胡奎   形式: 乐府曲辞

摇摇珂佩堤上归,朝回无事画眉

莺啼落花昼不飞,美人照镜春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闺(chūn guī)的意思:指女子的闺房,也用来形容女子闭门读书、隐居的地方。

画眉(huà méi)的意思:指人为了美化自己的容貌而修饰眉毛,比喻虚饰外表,掩盖本质。

珂佩(kē pèi)的意思:指珍贵的玉器或宝石,也比喻珍贵的人才或重要的事物。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美人(měi rén)的意思:指容貌美丽的女子,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女性。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摇摇(yáo yáo)的意思:形容事物摇摇晃晃,即将倒塌或崩溃。

莺啼(yīng tí)的意思:指春天莺鸟的啼叫声,形容春天的景象美好。

照镜(zhào jìng)的意思:照镜意味着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从而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春日闺房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春日里的闲适与愁绪。

首句“摇摇珂佩堤上归”,以“摇摇”二字生动地描绘了女子归家时轻盈的步伐,配以“珂佩”(古代贵族女子所佩戴的玉饰),既体现了女子的优雅,也暗示了其身份的尊贵。同时,“堤上归”则勾勒出一幅春日郊外的美丽画面,为整个场景增添了自然的气息。

“朝回无事但画眉”一句,点出了女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项小乐趣——画眉。这不仅表现了女子对美的追求,也反映了她生活中的闲适与从容。通过“无事”二字,可以感受到女子在繁忙的宫廷生活之余,还能找到片刻的宁静与自我享受。

接下来的“莺啼落花昼不飞”,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黄莺的啼鸣与落花的静止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春日特有的生机与静谧并存的氛围。黄莺的啼叫似乎在为落花伴奏,而落花却因春光的温柔而不愿随风飘散,这一细节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最后一句“美人照镜愁春闺”,直接点明了女子的身份和情感状态。她对着镜子,或许是在整理妆容,或许是在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这里的“愁”字,既可能源自对春光易逝的感慨,也可能包含了对某种情感的忧虑或思念。整个句子通过“春闺”这一特定场景,将女子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的春景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深邃而微妙的情感共鸣。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成功地捕捉到了春日里女子的闲适与愁绪,以及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之美。

作者介绍

胡奎
朝代:元   字:虚白   号:斗南老人   籍贯:元明间浙江海宁

明初以儒征,官宁王府教授。有《斗南老人集》
猜你喜欢

柏梁体简龚少益

青山四面画图张,溪流月下鸣汤汤。

山之下兮水之旁,有人结茅作书堂。

诵声洒洒流琳琅,使我一听乐洋洋。

应问谁为师匠良,风流相种如龚郎。

天孙付以锦绣肠,一挥十纸烂成章。

上与奎宿争光芒,器成未售此焉藏。

吁嗟无地堪翱翔,尘缨自濯歌沧浪。

床头金尽羞悭囊,山鬼吹灯夜恓惶。

蚊雷聚噪肆颉颃,仗剑起舞涕泗滂。

劝君停剑无庸伤,时平贤路如康庄。

鸾凤引喙鸣高岗,时危此道隘且荒。

横宝在道暗无光,运行如此休慨慷。

男儿立身当自强,精金须经百鍊刚。

膜外荣枯等秕糠,惟忠惟孝不可忘。

请君倾耳听柏梁,谓余不信来对床。

(0)

读墨

谁为尧舜徒,孔子而已矣。

人皆是尧舜,未必知孔子。

伯夷不辱身,柳下援而止。

孔子尚有言,我则异于是。

兼爱为无父,排斥固其理。

孔墨必相用,自古宁有此。

退之嘲鲁连,顾未知之耳。

如何蔽于斯,独有见于彼。

凡人工自私,翟也信奇伟。

惜乎不见正,遂与中庸诡。

退之醇孟轲,而駮荀杨氏。

至其趣舍间,亦又蔽于己。

化而不自知,此语孰云俚。

咏言以自警,吾诗非好诋。

(0)

读赤壁赋前后二首·其二

一笑沧波浩浩流,只鸡斗酒更扁舟。

八龙写作诗中案,孤鹤来为梦里游。

杨柳远烟连北府,芦花新月对南楼。

玉仙来往清风夜,还识江山似旧不。

(0)

小年

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

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

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

(0)

入湘江二绝句·其二

平沙衬水竹藏云,自古多招薄命人。

我独远来追所好,是中鱼美绿醅醇。

(0)

乐府二首·其一

病来饮不敌群豪,笑岸纱巾卸锦袍。

一座空烦春笋手,玉杯乳酪贮樱桃。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