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闻鹤鸣三首》中的第三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的独特见解。
首句“原是山庄原有鹤”,描绘了鹤在自然环境中的自在生活,它们原本就属于山林,自由飞翔于天地之间。次句“剪翎何必槛中留”,表达了诗人对于束缚与自由的思考。鹤本应翱翔于广阔的天空,为何要被限制在笼子里?这句诗暗示了对人为约束的不满,以及对回归自然、追求自由的向往。
接下来,“遂生性复刍粮省”,意味着鹤在回归自然后,生活变得简单而充实。这里的“生性”指的是鹤的天性,回归自然后,它们的生活方式更加符合自身的本性,无需过多的物质追求,只需简单的食物和水源即可满足。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推崇,认为真正的幸福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心灵的自由与满足。
最后一句“一举端知两得收”,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鹤的一举一动,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也寓意着人与自然、个体与整体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平衡。通过这一句话,诗人传达出了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在追求个人自由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平衡与和谐。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鹤的自由生活与回归自然后的简单快乐,表达了对自由、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也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摸鱼儿.高嘉定生日泰叔
记年时、三星明处。尊前携手相语。
家山幸有瓜和芋。何苦投身官府。
谁知道,尚随逐风华,为蜀分南土。依前廉取。
便卷却旌麾,提将绣斧。天口笑应许。逢初度。
从头要为君数。怕君惊落前箸。
天东扶木三千丈,不照关河烟雨。谁砥柱。
想造物生才,肯恁无分付。九州风露。
待公等归来,为清天步。容我赋归去。
江城子.刘左史光祖别席和韵
一襟满贮梓城春。笑声频。笔挥银。
自有江山,长是管将迎。
不似如今归去客,云外步,水边身。
萧然今代杰魁人。混光尘。越精神。
不把浮云,轩冕拂天真。
化洽堂边应创见,人物旧,榜颜新。
水调歌头.妇生朝李倅□同其女载酒为寿用韵谢之
曾向君王说,臣愿守嘉州。
风流别乘初届,元在越王楼。
湖上龟鱼何事,桥上雁犀谁使,争挽海山舟。
便遣旧姻娅,解后作斯游。晚风清,初暑涨,暮云收。
公堂高会,恍疑仙女下罗浮。
好是中郎有女,况是史君有妇,同对藕花洲。
拟把鹤山月,换却鉴湖秋。
领客君子轩木芙蓉盛开分韵得红字
天公富万有,盈宇何充充。
秋风一摇落,所得缘手空。
忽于臞悴中,睹此寒露丛。
天然真富贵,送尽人间穷。
雅传与骚经,凡卉亦见容。
胡为抱昭质,一盼独未蒙。
或讶木末褰,或比水间红。
至近前上处,至明日方中。
硕人亦俣俣,于此犹不逢。
莫我知矣夫,伫立看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