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鶗 鴂 吟 唐 /刘 禹 锡 朝 阳 有 鸣 凤 ,不 闻 千 万 祀 。鶗 鴂 催 众 芳 ,晨 间 先 入 耳 。秋 风 白 露 晞 ,从 是 尔 啼 时 。如 何 上 春 日 ,唧 唧 满 庭 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露(bái lù)的意思:指秋季时节,露水开始凝结成白色霜。
朝阳(zhāo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方向,也指希望、兴盛、新生、向上的象征。
晨间(chén jiān)的意思:指早晨的时候。
春日(chūn rì)的意思:春天的日子
从是(cóng shì)的意思:指坚持正义、不屈服于压力或诱惑。
唧唧(jī jī)的意思:形容小声细语或哭泣声音。
露晞(lù xī)的意思:指天色渐晴,太阳初升的时候。
鸣凤(míng fèng)的意思:指才华横溢的女子。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入耳(rù ěr)的意思:指言语或声音听起来舒服、顺耳。
上春(shàng chūn)的意思:指人年纪大了,却仍然保持年轻的心态和活力。
众芳(zhòng fāng)的意思:指众多的芳香之气。
- 翻译
- 早晨有凤凰鸣叫,但已千年未闻。
杜鹃鸟破坏百花盛开,清晨它的歌声最先传来。
秋风吹过,白露蒸发,这便是它啼鸣的季节。
为何在春天,它的叫声却充斥庭院?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名为《鹊鸘吟》。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独特的情感表达。
“朝阳有鸣凤,不闻千万祀。”开篇便以鲜明的画面展现了早晨的景致,鸣凤在朝阳之中鸣叫,而非人们对于神灵的祈祷。这里凸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人似乎更注重自然的声音而不是人类的宗教活动。
“鶗鴂摧众芳,晨间先入耳。”接下来,鶗鴂(一种鸟类)和其他花香被早晨第一缕阳光唤醒,它们的声音成为了诗人清晨最先感受到的东西。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感受。
“秋风白露晞,从是尔啼时。”随后,诗人描绘了秋天特有的景象,秋风轻拂,露珠在阳光下闪耀。这一季节特有的场景被赋予了一种时间的概念,似乎是在告诉我们,这正是鶗鴂啼叫的声音最为动听的时候。
“如何上春日,唧唧满庭飞。”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疑问,怎能与那美好的春日相比?而后,立刻给出了答案,那些唧唧作响的小鸟在满庭飞舞。这里透露出一种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声音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四季变化的敏锐感受以及他内心的情感世界。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界的崇拜与敬畏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曲杂咏
流水光中飞落叶,白云影里噪幽禽。
人间几度曾孙老,只有青山无古今。
送韩太祝归许昌
王城名利窟,冠盖郁相交。
夫君独凤举,彯然去喧呶。
颍水清可濯,箕山高可巢。
反顾公相荣,一芥浮堂坳。
□□大吕重,岂知轻斗筲。
苍苍气象严,万木拥寒郊。
□□点隈曲,初旭染林梢。
去去善自将,因声访衡茅。
答张伯常之郢州涂中见寄
适意遗轩冕,轻于鸿一毛。
扁舟千里远,佳句百篇豪。
酒饮宜城美,歌闻白雪高。
家林已春色,慎勿滞江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