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茕独,公则安之。我有弟子,公则教之。
匪民之宜,实天之宜。匪德之基,实邦之基。
帝典(dì diǎn)的意思:帝典指的是帝王的法典,也可以用来形容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谨性。
弟子(dì zǐ)的意思:弟子指的是学生、徒弟,特指拜师学艺的人。
匪民(fěi mín)的意思:指不法之徒或坏人。
浚明(jùn míng)的意思:浚明指挖掘并显露出真相或事物的本质。
命将(mìng jiāng)的意思:命运将要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明宣(míng xuān)的意思:明确宣布或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观点。
披披(pī pī)的意思:
(1).飘动貌。《楚辞·九歌·大司命》:“灵衣兮披披,玉佩兮陆离。”《文选·潘岳<寡妇赋>》:“仰神宇之寥寥兮,瞻灵衣之披披。” 刘良 注:“披披,动皃。” 明 唐寅 《惜梅赋》:“县庭有梅株焉,吾不知植于何时,荫一亩其疏疏,香数里其披披。” 清 金农 《次看山驿》诗:“稊田米贱那得食,短后之衣风披披。”
(2).散乱貌。《楚辞·刘向<九叹·思古>》:“髮披披以鬤鬤兮,躬劬劳而瘏悴。” 王逸 注:“披披、鬤鬤,解乱貌也。” 宋 梅尧臣 《送王道粹学士知亳州》诗:“八月风渐高,木叶将披披。” 苏曼殊 《岭海幽光录》:“余与 张子 生逢斯世,有髮而不能保,月一薙之;无使其短而种种,长而披披,故 张子 以其秃为幸而颂之。”
启藩(qǐ fān)的意思:指启动和开创一个新的事业或计划。
善化(shàn huà)的意思:指善意的劝解或改善,使情况或态度变得更好。
淑慎(shū shèn)的意思:指女子温柔贞淑、行为谨慎。
王度(wáng dù)的意思:指君主行使权力时的度量和分寸,也可指权力的大小和程度。
响赴(xiǎng fù)的意思:响应并迅速前往某地;积极回应并赶赴某地。
宣哲(xuān zhé)的意思:指人言辞明晰,思想深邃,有卓越才智的人。
郁郁(yù yù)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或心情忧郁
悦随(yuè suí)的意思:愉悦地跟随、顺从
昭灼(zhāo zhuó)的意思:明亮照耀,光彩夺目。
这首诗《宜兮一章》由唐代诗人孙宗闵所作,通过其深邃的文笔,描绘了一幅理想君主治理国家的图景。诗中充满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赞颂,体现了儒家治国理念的核心思想。
首句“启藩斯境,民之宜兮”,开篇即表达了对君主开启太平盛世的期待,认为这是符合民众利益的。接下来,“令必响赴,动而悦随”描绘了君主政令如雷贯耳,民众积极响应的情景,展现了君主权威与民众支持之间的和谐关系。
“浚明宣哲,淑慎经彝”进一步强调了君主应具备的智慧与道德修养,以及在治理国家时应遵循的正道。接着,“善化郁郁,群心披披”则描绘了君主善政带来的社会和谐与民众内心的光明,表现了理想的社会治理效果。
“我有茕独,公则安之。我有弟子,公则教之”这两句直接点明了君主对于孤寡和子弟的关怀与教育,体现了君主的责任与仁爱之心。
“匪民之宜,实天之宜。匪德之基,实邦之基”则从更高层面阐述了君主治理国家的正当性与基础,认为君主的德行不仅是民众的福祉,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最后,“帝典昭灼,王度清夷”再次强调了君主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与治理标准,以及其对国家稳定的重要作用。“说命将举,慰兹群黎”则表达了君主即将采取行动,以安抚和满足广大民众的愿望,体现了君主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注。
整体而言,《宜兮一章》通过对理想君主形象的塑造,以及对理想政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儒家治国理念中的君民和谐、道德至上、教化民众、稳定国家等核心价值观,是一首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