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乌夜啼.梅雨》
《乌夜啼.梅雨》全文
明 / 杨慎   形式: 词  词牌: 相见欢

雨来江涨波浑。没沙痕。淹过竹桥莎径、到柴门

孤烟起。千树里。几家村。牛背一声长笛、报黄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长笛(cháng dí)的意思:指长而狭窄的笛子,比喻言辞犀利、直截了当。

孤烟(gū yān)的意思:形容孤立无援,独自一人。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江涨(jiāng zhǎng)的意思:形容水位上涨,河水、江水、湖水等水面随着降雨或融雪而上涨。

沙痕(shā hén)的意思:指沙子上的痕迹,比喻事物的痕迹或迹象。

竹桥(zhú qiáo)的意思:指竹子搭成的桥,比喻临时性的结构或关系。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乌夜啼·梅雨》描绘了江南梅雨时节的景象。开篇“雨来江涨波浑”,寥寥数语便展现出雨势之大,江水上涨,水面浑浊,暗示了环境的湿润与迷茫。接着,“没沙痕”、“淹过竹桥莎径、到柴门”细致描绘了雨水漫过岸边沙地,越过竹桥小径,甚至浸湿农家的柴门,形象生动地刻画出雨势之深。

“孤烟起。千树里。几家村”描绘了雨中远处村庄的朦胧画面,一缕孤单的炊烟在树林间升起,映衬着被雨水笼罩的村庄,显得宁静而寂寥。最后,“牛背一声长笛、报黄昏”以悠扬的笛声收尾,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傍晚时分,农夫在牛背上吹笛,笛声悠扬,不仅点明了时间,也增添了乡村生活的田园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梅雨季节的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深深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作者介绍
杨慎

杨慎
朝代:明   字:用修   号:升庵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生辰:1488~1559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
猜你喜欢

惊蛰后雪访徐孟坚不遇坐待甚久

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

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

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

兴来还兴尽,呵手复须臾。

(0)

后溪先生刘阁学挽章三首·其三

忆奉巴西燕,工歌到鹿鸣。

西清多学士,南省旧门生。

属耳灵光在,惊心砥柱倾。

湖庄空望眼,读记若为情。

(0)

同儿辈食雪和兖子韵

天然高洁淡为真,似蜜增甜亦可人。

不分瑶花惊俗眼,更招琼液到吾唇。

取来酒后团栾夜,压尽人间瘴疠春。

遥想嚼毡清到骨,古来持节要忠臣。

(0)

望庐山

暮年秋色恋江乡,酒熟鱼肥蟹著黄。

已见庐山非入梦,一帆风稳称归航。

(0)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清都山水客,何事入临安。珍祠天赐与,半生闲。

曲池人静,水击赤乌蟠。

飞上烟岚顶,三缕明霞照晚,时对胎仙。

圃中有个小庭轩。才到便翛然。

坐来闲看了,篆香残。道人活计,休道出尘难。

归去后、安排著,一緉麻鞋,定期踏遍名山。

(0)

李次仲诞辰颂

柱史列裔,清映霞举。环堵所礼,土木所与。

起死济民,浑迹尘土。好生广德,密佑人主。

三千功就,易迁行著。东恩及孙,西色仍叙。

仙不言寿,道不言古。愿祝罗浮,五云同侣。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