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梅雨》全文
-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乌夜啼·梅雨》描绘了江南梅雨时节的景象。开篇“雨来江涨波浑”,寥寥数语便展现出雨势之大,江水上涨,水面浑浊,暗示了环境的湿润与迷茫。接着,“没沙痕”、“淹过竹桥莎径、到柴门”细致描绘了雨水漫过岸边沙地,越过竹桥小径,甚至浸湿农家的柴门,形象生动地刻画出雨势之深。
“孤烟起。千树里。几家村”描绘了雨中远处村庄的朦胧画面,一缕孤单的炊烟在树林间升起,映衬着被雨水笼罩的村庄,显得宁静而寂寥。最后,“牛背一声长笛、报黄昏”以悠扬的笛声收尾,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傍晚时分,农夫在牛背上吹笛,笛声悠扬,不仅点明了时间,也增添了乡村生活的田园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梅雨季节的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深深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惊蛰后雪访徐孟坚不遇坐待甚久
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
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
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
兴来还兴尽,呵手复须臾。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清都山水客,何事入临安。珍祠天赐与,半生闲。
曲池人静,水击赤乌蟠。
飞上烟岚顶,三缕明霞照晚,时对胎仙。
圃中有个小庭轩。才到便翛然。
坐来闲看了,篆香残。道人活计,休道出尘难。
归去后、安排著,一緉麻鞋,定期踏遍名山。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