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护经函云不散,鹢通法界雨长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东吴(dōng wú)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三国时期的吴国,也用来形容东南地区。
法界(fǎ jiè)的意思:法界指的是佛教中的世界,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范围或界限。
梵铃(fàn líng)的意思:指佛教寺庙里的铜铃,比喻声音悦耳动听。
分水(fēn shuǐ)的意思:指分道扬镳,分离道别的意思。
风度(fēng dù)的意思:指人的仪态和风采,表示人的举止文雅、得体。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江头(jiā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比喻人的智力、才华或者能力。
片帆(piàn fān)的意思:指帆船在风力的推动下,向前行驶。
蒲团(pú tuán)的意思:指坐垫、座垫,也比喻坐得稳当、安稳。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入定(rù dì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高度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时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变化和月份的更替。
通法(tōng fǎ)的意思:指通行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也可表示通常的做法。
锡杖(xī zhàng)的意思:指古代僧人所用的金属杖,比喻高僧、高人的德行和修为。
西竺(xī zhú)的意思:指印度或其他西方国家的人。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月满(yuè mǎ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极盛的状态。
- 鉴赏
这首明代邱云霄的《古城别元上人归枣强》描绘了一幅富有禅意的江南与西域交融的画面。首句“东吴春水浮芦叶”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盎然生机,芦叶在春水中漂浮,寓意着佛法如流水般滋养人心。次句“西竺秋风度梵铃”则将视线转向远方的西域,秋风吹过,带来寺庙的梵铃声,象征着佛法的深远影响。
“龙护经函云不散”运用了龙的神话元素,表达经书的神圣不可侵犯,云雾缭绕,增添了神秘感。接下来,“鹢通法界雨长冥”中的鹢鸟比喻僧侣,它穿越法界,如同雨水润泽众生,形象生动。
“蒲团入定槎千里”写僧人静坐蒲团,仿佛乘着木筏穿越千里,进入禅定的深处。最后一句“锡杖归时月满庭”描绘了僧人持杖归来的宁静夜晚,月光洒满庭院,画面宁静而祥和。
结尾“分水江头留偈去,斜阳回首片帆青”以别离的场景收束,元上人在江边留下禅言后,夕阳下独自乘船离去,只留下一片青色帆影,给人留下深深的回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敬仰以及对佛法修行的深深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高阳台.喜得左羽、义山都门札
梅子香吹,藤花雨歇,白门破帽留连。
正忆君时,青鸾飞下双笺。
开缄劝我金台去,怕金台、秋色堪怜。
燕矶前、记廿年游,冷六朝烟。
京江欲趁兰舟渡,有芦桥词笔,柳店吟鞭。
但是今宵,灯寒第几楼边。
随风寄语高阳侣,问何人、跋扈依然。
月初圆,舞郁轮歌,上酒家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