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岳有祷》
《谒岳有祷》全文
明 / 范景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礼罢名香手自焚中怀一点彻苍雯。

帝阍欲叩凭灵岳玉女为烦启秘文

鉴在人天应不远,龄惟父子相分

回身越观峰头望,烟里先看岘岭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帝阍(dì hūn)的意思:指君主或统治者的宠臣、亲信。

峰头(fē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比喻事物的高处或巅峰状态。

父子(fù zǐ)的意思:指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回身(huí shēn)的意思:回身指的是身体转向或改变方向的动作。

灵岳(líng yuè)的意思:指智慧高超、才情出众的人。

秘文(mì wén)的意思:指秘密的文字或消息。

人天(rén tiān)的意思:指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表示人类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天应(tiān yìng)的意思:指天地应合,事理顺遂,形容事情顺利如意。

相分(xiāng fēn)的意思:相互分离、相互分开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玉女(yù nǚ)的意思:指贞洁、纯净的女子。

中怀(zhōng huái)的意思:指心中有所怀念、牵挂或思念。

自焚(zì fén)的意思:自己放火烧毁自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岳庙祈福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虔诚的心境与对神灵的敬畏。首句“礼罢名香手自焚”生动地刻画了仪式结束后,诗人亲手焚烧名贵香料以表敬意的场景,体现了其对宗教仪式的庄重态度。接着,“中怀一点彻苍雯”一句,运用象征手法,将内心的纯净与天空的深邃相连结,寓意着心灵的纯净能够穿透世俗的迷雾,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

“帝阍欲叩凭灵岳,玉女为烦启秘文”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向神灵祈求时的景象,借助神话中的“帝阍”、“灵岳”和“玉女”,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神圣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神灵的深切期待与尊敬。同时,通过“启秘文”这一细节,暗示了神灵可能给予的启示或指引,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鉴在人天应不远,龄惟父子可相分”两句,诗人借“鉴”(镜子)比喻神灵的启示,认为这种启示存在于人与天之间,并非遥不可及;同时,通过“父子”这一家庭关系的比喻,强调了神灵的启示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家庭和社会中的普遍适用性。

最后,“回身越观峰头望,烟里先看岘岭云”描绘了诗人离开庙宇后,回望山峰,烟雾缭绕中先看到的是岘岭的云彩,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平静与外界和谐共存的向往。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宗教信仰的深刻理解与追求,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范景文

范景文
朝代:明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猜你喜欢

别盛泰甫

射工何事起含沙,逐客天南鬓已华。

骖脱几怜齐越父,门藏犹见鲁朱家。

中洲北渚能搴莽,末路东陵亦种麻。

握手尉陀城下别,不堪惆怅折梅花。

(0)

风木辞

嗟海目兮嵯峨,江西下兮牂牁。

继龙蟠兮云施,九派流兮增波。

商秋萧寥兮噫气,愁坠檞叶兮吹女萝。

君有母兮奄逝,禄不逮兮奈何。

盻黄竹兮新阡,灵徕下兮山阿。

扬翠旗兮孔盖,倏骖螭兮高驼。

木惊飙兮旦且夕,吾诚不能解君心之苦兮,而使其涕之不涔淫而滂沱。

悠悠兮终古,为君弦吾诗兮安歌。

(0)

寄张希周明府

西望湟溪欲溯源,寿星光烛太微垣。

赋归蚤去称彭泽,投老遗安似鹿门。

静福山开藏剑石,昌黎台傍读书园。

伏生经学曾同授,黄发庞眉道更尊。

(0)

入峡

一峡束江水,千峰不可攀。

庐皆匡氏宅,壁似谢公山。

有迹游方外,何心出世间。

倘逢乘鲤客,明月棹歌还。

(0)

王仲房游金陵却归南原茶隐赠以四诗·其四

大鄣延带竺罗间,未信巢由亦买山。

老去风尘机已息,赤松黄石待君还。

(0)

王尧载周渭阳薛世和沈孟威枉集

一径莓苔滑,开关听马嘶。

斋头散平楚,城曲带荒溪。

过雨蔬能剪,微醺酒屡携。

萧萧曼容宅,应记白门西。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