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薄寒(bó hán)的意思:形容天气寒冷,但寒冷程度不深。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东方(dōng fā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也指东方文化。
花冠(huā guān)的意思:指人头上戴的装饰物,也比喻最美好的事物。
金缕(jīn lǚ)的意思:指金线,比喻非常细小的东西。
缕衣(lǚ yī)的意思:形容衣衫破烂、破旧不堪。
铅华(qiān huá)的意思:指外表华丽而内在空洞、虚假的装饰或繁华景象。
墙头(qiáng tóu)的意思:指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态度或立场。
送人(sòng rén)的意思:指将人送走或送别。
握手(wò shǒu)的意思:两人用手相互握住,表示友好、合作、祝贺等。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莺声(yīng shēng)的意思:指美好的声音或动听的歌声。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醉态(zuì tài)的意思:形容人醉酒后的状态或表情。
金缕衣(jīn lǚ yī)的意思:指非常华丽、精美的衣物。
-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的文学家孙光宪所作,名为《菩萨鬘(其二)》。诗中描绘了一幅春夜宴饮之景。
首句“花冠频鼓墙头翼”,通过“花冠”和“鼓墙头翼”的意象,展现出一种华丽而又带有几分随性的生活情调。在这儿,“花冠”可能指的是酒席上的乐队或歌者戴的装饰,而“鼓墙头翼”则形容其声响四溢,如同羽翼一般。
紧接着的“东方澹白连窗色”,则描绘了清晨的光线透过窗棂,映照出淡淡的灰白色调。这里通过对光影的细腻刻画,传递了一种静谧而又不失繁华的氛围。
“门外早莺声”一句,转向了室外的景象,“莺声”即指黄鹂鸟鸣叫,表明时间已经是清晨,而这种声音常在春天出现,从侧面烘托出季节和环境。
接下来的“背楼残月明”则描绘了夜未尽,窗外的残月依旧明亮,映照着背对楼阁的墙壁。这不仅是景物的写实,更蕴含了诗人对夜晚的留恋和宴会的延续。
“薄寒笼醉态”一句,用以形容春夜微凉中酒后的舒适与惬意,人们在这样的氛围里尽情享受着夜晚的乐趣。
“依旧铅华在”,通过对“铅华”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传统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这里的“铅华”可能指的是古代女子的装饰品或是诗人的笔墨。
最后两句,“握手送人归,半拖金缕衣”,则描绘了一场宴饮之后,人们告别离去的情景。在这儿,“握手送人归”表达了友情的深厚,而“半拖金缕衣”则形容着离别时的不舍和某种优雅的姿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宴场景的细腻描绘,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享受与留恋,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华山隐之宗阳宫
江阁鱼龙近,山房雾雨多。
地清天不暑,池曲水无波。
笋箨迎书带,樱桃送锦窠。
呦呦呼伴鹿,唼唼换经鹅。
养素行编屦,乘閒坐织蓑。
几篇餐玉法,一帙醮星科。
香灺沈银叶,衣裾佩紫荷。
丹光留海月,绛景出松萝。
醉忆泉浮乳,幽怜石烂柯。
神君攀绿桂,天女踏青莎。
邀客登山顶,寻真入涧阿。
洞箫吹道曲,云纸写鱼歌。
予发今如此,君心可奈何!
高谈见明月,为我问娑罗。
八声甘州
千门万户,尽七倾八倒,掘地寻天。
真个玄妙,返作笑胡言。
无为大道人行少,向捏怪途中,有万千伤感,蜣球却做灵丹。
无奈伤嗟最苦,又不知端的,枉弃了家缘。
时间清净,岂解汞收铅。
心思意想何曾遣,暂合眼、阴魔作睡缠。
展转越思深,返作雠冤。
谁信无中生有,有中生无,万派归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