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季叔友贺尧明登第叔友丹阳人也本中得其人之详于王尧明恨未之识也尧明擢第叔友作诗贺之尧明令继作既喜叔友能不妄许可又嘉尧明进退取舍皆中乎道也三首·其一》
《次韵季叔友贺尧明登第叔友丹阳人也本中得其人之详于王尧明恨未之识也尧明擢第叔友作诗贺之尧明令继作既喜叔友能不妄许可又嘉尧明进退取舍皆中乎道也三首·其一》全文
宋 / 吕本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柴桑复陶元亮谷口虚传子真

二子风流知有在,且留馀味及吾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复陶(fù táo)的意思:修复破损的陶器或陶瓷

谷口(gǔ kǒu)的意思:指山谷的出口或河流的入口。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到临界点或关键时刻。

吾人(wú rén)的意思:指自己或我们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虚传(xū chuán)的意思:指无根据、无事实依据的传闻或传说。

元亮(yuán liàng)的意思:形容光亮耀眼,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出众。

子真(zǐ zhēn)的意思:真实可信、诚实的人。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借喻,表达了对两位历史人物——陶渊明与郑子真——的追思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当今社会道德风尚的反思与期待。

“柴桑无复陶元亮”,开篇即以陶渊明的别称“元亮”与“柴桑”(陶渊明晚年居住之地)为背景,表达了对这位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的怀念之情。“无复”二字,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暗示着陶渊明那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在现代社会已难觅踪迹。

“谷口虚传郑子真”,接着以郑子真(汉代隐士)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古代高洁人格的向往。谷口,常用来象征隐居之地,而“虚传”则表达了对郑子真隐逸精神在现代社会可能被误解或忽视的忧虑。

“二子风流知有在”,转折处,诗人提出疑问:尽管时代变迁,但那些古人所具有的高尚情操与风度是否依然存在?这里蕴含着对传统美德能否在现代社会得以传承的思考。

“且留馀味及吾人”,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这些美好的品质能够继续影响后世,成为人们行为的指引。这不仅是对陶渊明与郑子真精神的致敬,也是对当下社会道德风尚的一种呼唤。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既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与道德价值的追求。

作者介绍
吕本中

吕本中
朝代:宋   字:居仁   籍贯:寿州   生辰:1084- 1145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仁宗朝宰相吕夷简玄孙,哲宗元祐年间宰相吕公著曾孙,荥阳先生吕希哲孙,南宋东莱郡侯吕好问子。宋代诗人、词人、道学家。
猜你喜欢

两僧相继而化有感二首·其一

丛席凋零空敛眉,争锋唇吻斗轻肥。

叹无老宿提纲要,时有亡僧为发机。

(0)

次韵鲁直寄灵源三首·其三

阅世竟为蜗角事,不妨闲作虎头痴。

平生笔语难传处,独许灵源大士知。

(0)

孙侯见和复次韵五首·其三

历世兴亡皆可数,升平不复似今朝。

野居兴味应无限,小字明窗拔二萧。

(0)

又次韵答之十首·其七

法本无差须拣择,楚鸡元不是青鸾。

当机一镞三关破,觌体分明箭后看。

(0)

粹中自郴江莹中与南归时余在龙山容泯斋为诵唐诗入郭随缘住思山破夏归之句为韵十首·其一

哀蝉满风听,草树初茂密。

空斋有奇事,屋角寒藤入。

(0)

明白庵六首·其一

如来功德力,内外悉清净。

念起勿随之,自然心无病。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