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屋苦炎热,新构屋四楹。
直西丈有五,向南三丈横。
夏喜新凉入,冬应暖日融。
吟馀抱膝坐,饭后绕栏行。
抱膝(bào xī)的意思:指坐下来时把膝盖抱住,形容坐得很高兴或者伤心。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不啻(bù chì)的意思:不仅仅是,可以说是
常居(cháng jū)的意思:长期居住在某个地方
皓月(hào yuè)的意思:明亮的月光,指明亮的月亮或月光洒满的夜晚。也用来形容光明、纯洁、明亮的事物。
居处(jū chǔ)的意思:指居住的地方。
前时(qián shí)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或以前的某个特定时期。
菟裘(tù qiú)的意思:指用菟丝制成的衣裳,比喻虽然粗陋简单,但也能充饥御寒。
屋头(wū tóu)的意思:指屋顶上的头部,比喻在某个地方最高处的人。
屋里(wū lǐ)的意思:指在狭小的空间或范围内,不愿外出,不与外界接触。
新凉(xīn liáng)的意思:指新的、凉爽的。
炎热(yán rè)的意思:形容事情非常紧急或危急。
疑相(yí xiāng)的意思:怀疑对方的真实意图或动机。
颐老(yí lǎo)的意思:颐养天年,长寿健康。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宅基(zhái jī)的意思:指宅基地,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农民的住房和周围的一定面积土地。
直西(zhí xī)的意思:直向西方走,指行进方向一直向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新建平房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平房在不同季节下的舒适感受,以及其带给居住者的精神愉悦。
首先,诗人描述了新建平房的布局与构造:“窄屋苦炎热,新构屋四楹。”在炎炎夏日,狭窄的屋子让人感到闷热难耐,而新建的平房则带来了清凉与舒适。“屋头不用瓦,甃砖坦以平。”平房的屋顶用砖铺砌,既实用又美观,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
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平房的空间大小:“直西丈有五,向南三丈横。”平房东西方向宽约五丈,南北方向长约三丈,空间宽敞,比之前的住宅更加开阔。“前时宅基狭,于今不啻弘。”对比旧宅,新建成的平房不仅空间更大,而且格局更为合理,居住体验得到了显著提升。
诗中还提到了平房在不同季节的使用感受:“夏喜新凉入,冬应暖日融。”夏天,新建成的平房能带来凉爽的微风;冬天,则能温暖人心,让居住者感受到阳光的温暖。这种四季如春的居住环境,无疑为居住者提供了极大的舒适度。
此外,诗人还表达了对平房精神层面的欣赏:“屋里常居处,屋头时一登。”平房不仅是物理上的避风港,更是心灵的栖息地,让人在忙碌之余,能够找到一片宁静之地。“吟馀抱膝坐,饭后绕栏行。”无论是闲暇时的沉思,还是饭后的散步,平房都能提供一个理想的场所。
最后,诗人将平房视为晚年颐养天年的理想居所:“吾此堪颐老,欲拟菟裘营。”在诗人的想象中,平房将成为他安度晚年的理想家园,如同古代贵族所追求的菟裘之地,充满了温馨与满足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新建平房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在不同方面带来的舒适与便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居所的喜爱与期待,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志士惜白日,高车无停轮。
孔生东鲁儒,年少勇且仁。
大轴献理匦,长裾弊街尘。
门无黄金聘,家有白发亲。
寒风八九月,北渡大河津。
玉塞积精甲,金戈辉秋云。
孔生力数斗,其智兼千人。
短褐不自暖,高谈吐阳春。
北州多贤侯,待士谁最勤。
一见赠双璧,再见延上宾。
丈夫患不遇,岂患长贱贫。
六月京师暑雨多,夜夜南风吹芡嘴。
凝祥池锁会灵园,仆射荒陂安可拟。
争先园客采新苞,剖蚌得珠从海底。
都城百物贵新鲜,厥价难酬与珠比。
金盘磊落何所荐,滑台拨醅如玉醴。
自惭窃食万钱厨,满口飘浮嗟病齿。
却思年少在江湖,野艇高歌菱荇里。
香新味全手自摘,玉洁沙磨软还美。
一瓢固不羡五鼎,万事适情为可喜。
何时遂买颍东田,归去结茅临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