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耕暂廑力,午放长逸卧。
《晨起见牧牛者》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晨 起 见 牧 牛 者 宋 /赵 蕃 前 者 蓑 而 眠 ,后 者 笠 而 坐 。陂 长 不 待 鞭 ,草 软 无 用 莝 。蚤 耕 蹔 廑 力 ,午 放 长 逸 卧 。薄 暮 翁 洗 犁 ,儿 歌 互 相 和 。
- 翻译
- 前面的人披着蓑衣睡觉,后面的人戴着斗笠坐着。
山坡宽阔无需鞭赶,草丛柔软无需稻草催赶牛。
早晨耕作暂时用力,中午休息长时间躺着。
傍晚老人洗净犁具,孩子们的歌声相互应和。
- 注释
- 前者:指前面的农夫。
蓑:蓑衣,防雨的草编衣物。
眠:睡觉。
后者:指后面的农夫。
笠:斗笠,遮阳挡雨的帽子。
坐:坐着。
陂:山坡。
鞭:鞭子,用于驱赶牛。
莝:喂牲口的干草。
蚤耕:早起耕作。
廑力:尽力,使出力气。
午放:中午休息。
逸卧:长时间躺下休息。
翁:老人。
犁:犁田的农具。
和:应和,合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画面。诗人赵蕃通过观察清晨的场景,展现了农夫们勤劳与闲适的交替。"前者蓑而眠,后者笠而坐",形象地写出了牧牛人在劳作间隙,有的披着蓑衣小憩,有的戴着斗笠静坐,显示出生活的艰辛与惬意并存。
"陂长不待鞭,草软无用莝",描述了牛群在广阔山坡上自在吃草,无需主人过多驱赶,表现出自然和谐的共生状态。"蚤耕暂廑力,午放长逸卧",则进一步刻画了农人顺应自然节奏,早起耕作稍事休息,午后让牛群自由活动的情景。
最后两句"薄暮翁洗犁,儿歌互相和",以傍晚时分老翁清洗农具,孩子们欢快地唱和为背景,营造出温馨宁静的乡间氛围。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体现了宋代理学家赵蕃对农村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神光灿
茫茫苦海,逐浪随波,便宜识取抽头。
恩爱妻儿,都是宿世冤雠。
因循浮华光景,把元阳、拖撒无休。
限到也,看贤家着甚,计脱冥幽。
不悟如斯巇崄,骋机关日夜,计较贪求。
顷刻轮回,千生万劫沈流。
猛舍投玄入妙,免三涂、六道经游。
早下手,与风人物外,结取朋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