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囿柴桑篱,菊萎树多髡。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凋谢(diāo xiè)的意思:指花朵凋谢,比喻事物的兴盛逐渐消退。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故老(gù lǎo)的意思:指年纪很大的人,也可以泛指长辈。
后起(hòu qǐ)的意思:指后来出现的人或事物,在某一领域中崭露头角。
彭泽(péng zé)的意思:指人物的形貌或装束非常华丽,多用于形容女子妆容娇艳。
秋宴(qiū yàn)的意思:秋季的宴会,指丰盛的宴席或盛大的聚会。
散漫(sǎn màn)的意思:指思维或行为不集中,无条理,缺乏秩序。
盛衰(shèng shuāi)的意思:形容事物兴盛和衰落的过程。
谈笑(tán xiào)的意思:轻松愉快地交谈、笑谈。
微意(wēi yì)的意思:微小的意思或微不足道的意义。
握手(wò shǒu)的意思:两人用手相互握住,表示友好、合作、祝贺等。
唏嘘(xī xū)的意思:形容因感伤或感慨而发出的叹息声。
贤孙(xián sūn)的意思:指贤孝的后代,也用来形容有才德并孝顺父母的子孙。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杖履(zhàng lǚ)的意思:指老人的拐杖和鞋子,代指年老体弱。
重童(zhòng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也比喻心地纯真无邪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过谢家塘少时故居感作六章(其五)》。诗中描绘了诗人重访儿时故居的感慨与回忆。
首句“握手重童侣,卓杰皆成人。”写出了诗人与儿时伙伴重逢的情景,大家已从孩童成长为成年人。“近以相见疏,谈笑逾匿亲。”则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虽然见面少了,但彼此间的感情却更加深厚,如同亲人一般。
接着,“故老似霜萚,凋谢惊鲜存。”描述了老一辈人的离世,如同秋霜下的落叶,令人感到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无情。“髡髴杖履来,命侍风雨樽。”写出了老人们拄着拐杖前来,诗人亲自侍奉他们饮酒,体现了对长辈的尊敬与孝顺。
“当年秋宴堂,散漫惟羊豚。”回忆起过去在秋日宴会上的欢乐时光,只有烤肉相伴。“隔囿柴桑篱,菊萎树多髡。”描绘了如今故居周围的景象,菊花枯萎,树木光秃,与往昔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还怜彭泽翁,后起无贤孙。”诗人感叹于陶渊明这样的贤者之后,再无出类拔萃的后代。“盛衰有微意,唏嘘焉忍陈?”表达了对人生盛衰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久别离
近别三日尚思家,久别万里令人嗟。
他乡春色岂不好,那如故园桃杏花。
故园桃杏去时种,花落花开谁与共。
桃杏今年已过墙,良人何事不思乡。
久别离,愁断肠。
七夕曲
妾在河东郎在西,妾秉机杼郎扶犁。
夫田秋来不收谷,妾织锦云空满轴。
一年一度寄郎衣,妾抱苦辛郎不知。
今宵河畔一相见,风露无声乌鹊飞。
乌鹊飞来莫飞去,借尔河东白榆树。
树头结巢生子孙,不愁填河河水浑。
百年三万六千日,今日谁云逢七七。
人言织女嫁牵牛,灵鹊作桥天上头。
妾是河东天帝女,郎司天田妾机杼。
年年不敢误秋期,愿田有黍机有丝。
丝能煖人黍能饱,妾亦何心频赐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