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池上宿》
《池上宿》全文
唐 / 刘得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事事不求奢,长吟叹嗟

无才堪世弃,有句向谁誇。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凉风白露夕,此境属诗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露(bái lù)的意思:指秋季时节,露水开始凝结成白色霜。

长吟(cháng yín)的意思:长时间地吟咏诗词或歌曲。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事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事事都如意顺利,一切都顺心如意。

诗家(shī jiā)的意思:指擅长写诗的人,也可指诗人或诗歌家。

属诗(shǔ shī)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具有诗人的才情和艺术感觉。

叹嗟(tàn jiē)的意思:表示感叹、叹息或惋惜。

月华(yuè huá)的意思:指月光,也可以比喻优美的诗文或音乐。

注释
事事:每一件事。
奢:奢华。
长吟:长久地吟咏。
省叹嗟:避免叹息。
无才:没有才华。
堪:能够。
世弃:被世界抛弃。
有句:有佳句。
老树:老而枝干苍劲的树。
秋色:秋天的景色。
空池:空旷的池塘。
月华:月光。
凉风:夜晚的凉风。
白露:清晨的露水。
此境:这样的场景。
属:属于。
诗家:诗人。
翻译
不追求奢华,常常低吟以抒发感叹。
没有才华被世间抛弃,有佳句却无处夸耀。
老树显露出秋天的色彩,空荡的池塘倒映着月光。
傍晚凉风吹过,带着白露,这样的景致是诗人的天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情怀。起始两句“事事不求奢,长吟省叹嗟”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享受不求过度奢侈,只是悠闲地吟咏着,感慨中带有一丝叹息,透露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淡泊。第三句“无才堪世弃,有句向谁誇”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己文学才能的自信,即使不被世人所用,他也要把自己的作品留给后人。

以下两句“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是对景物的描写。老树在秋天显现出独特的颜色,而空旷的池塘中映照着月亮的光辉,“浸”字形容月光在水中的扩散,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最后两句“凉风白露夕,此境属诗家”则是对整体环境和心境的总结。凉爽的晚风和清澈的夜露构成了一个清新脱俗的夜晚场景,而这份宁静、美好的景致,恰好是诗人所钟爱的,也是他们创作灵感的源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于世的高洁情操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作者介绍

刘得仁
朝代:唐

刘得仁(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十月朔客建业不得与兄弟上冢之列悲感成诗

岁已看成暮,身今未得归。

风尘孤泪尽,霜露寸心违。

南涧新流水,西山旧落晖。

烟松应好在,宿草定成非。

逝水方东去,浮云浪北飞。

危魂先自断,不待更沾衣。

(0)

南塘寒食书事

埂外新陂绿,冈头宿烧红。

裹鱼蒸菜把,馈鸭锁筠笼。

酒侣晨相命,歌场夜不空。

土风并节物,不与故乡同。

(0)

丙午新正书怀十首·其九

窗明窗暗篆烟馡,珍重晨光与夕晖。

东院斋钟披被坐,南城严鼓岸巾归。

几人霜滑骑朝马,何处灯残织晓机。

懒里若承三昧力,始知忙里事俱非。

(0)

续长恨歌七首·其三

闻道蓬壶重见时,瘦来全不耐风吹。

无端却作尘间念,已被仙官圣得知。

(0)

泊衡州

客里仍哦对雨吟,夜来星月晓还阴。

空江十日无春事,船到衡阳柳色深。

(0)

再赋末利二绝·其二

忆曾把酒泛湘漓,末利毬边擘荔枝。

一笑相逢双玉树,花香如梦鬓如丝。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