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兴德寺》
《宿兴德寺》全文
宋 / 李复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东峰霁月出,林丛寒露明。

夜久风渐息,深院无人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xīng
sòng /

dōngfēngyuèchūlíncónghánmíng

jiǔfēngjiànshēnyuànrénshē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寒露(hán lù)的意思:

◎ 寒露 Hánlù
[Cold Dew (17th solar term)]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0月8日或9日

霁月(jì yuè)的意思:指月亮在晴朗的天空中明亮而清晰的样子。也用来比喻黑暗中出现的光明或困境后的转机。

林丛(lín cóng)的意思:指树木茂密、丛生。

人声(rén shēng)的意思:指人们的声音喧闹嘈杂,如锅碗瓢盆之声,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注释
东峰:指东方的山峰。
霁月:雨后初晴的月亮。
林丛:密集的树林。
寒露:秋天早晨的冷露。
夜久:夜晚时间已长。
风渐息:风声逐渐停止。
深院:深宅大院。
无人声:没有人的声音。
翻译
东方山峰上的明月露出,林间的寒露显得格外明亮。
夜晚渐长,风声渐渐平息,深宅大院里寂静无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的宁静景象。起始两句“东峰霁月出,林丛寒露明”营造了一个清冷而明净的氛围。霁月,即解放的月亮,意味着天气转晴,月光洒落在东方的山峰上,映照出清晨后的宁静与美好。而“林丛寒露明”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森林中露珠闪耀,如同冰晶一般透明和冷冽。

第三句“夜久风渐息”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与自然力的平息,深入夜晚,原本飘动的风逐渐安静下来,仿佛一切都在沉睡之中。

末尾两字“深院无人声”则是整个画面最为宁静的部分。在这座僧院里,即便是白天也难得见到行人,现在夜已深,更加显得空旷与寂静。连人的声音都消失不见,只剩下月光、露水和沉睡的大自然。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刻画,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境,也映照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作者介绍

李复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咏黄莺(一作郑愔诗,又作郑缙)

欲啭声犹涩,将飞羽未调。
高风不借便,何处得迁乔。

(0)

人日剪彩

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
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
帖燕留妆户,黏鸡待饷人。
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

(0)

应诏赋得除夜(一作王諲诗)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0)

汴堤柳(一本作题河边枯柳)

隋家天子忆扬州,厌坐深宫傍海游。
穿地凿山开御路,鸣笳叠鼓泛清流。
流从巩北分河口,直到淮南种官柳。
功成力尽人旋亡,代谢年移树空有。
当时彩女侍君王,绣帐旌门对柳行。
青叶交垂连幔色,白花飞度染衣香。
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枝好。
驿骑征帆损更多,山精野魅藏应老。
凉风八月露为霜,日夜孤舟入帝乡。
河畔时时闻木落,客中无不泪沾裳。

(0)

赋得游人久不归(一作刘孝孙诗,又作贺朝清

乡关眇天末,引领怅怀归。
羁旅久淫滞,物色屡芳菲。
稍觉出意尽,行看蓬鬓稀。
如何千里外,伫立沾裳衣。

(0)

南山(一作贺朝清诗)

湖北雨初晴,湖南山尽见。
岩岩石帆影,如得海风便。
仙穴茅山峰,彩云时一见。
邀君共探此,异箓残几卷。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