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芍药花》
《芍药花》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眼中不复见姚黄,从古扬州亚洛阳

何止中郎虎贲似,政堪花相相花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止(hé zhǐ)的意思:不仅仅是,远远超过

虎贲(hǔ bēn)的意思:形容勇猛有力的士兵或将领。

花王(huā w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衣着华丽、漂亮。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眼中(yǎn zhōng)的意思:眼睛里的中心,指非常重视、看重的对象。

姚黄(yáo hu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黄瘦。

中郎(zhōng láng)的意思:指受宠爱的官员或被提拔的人。

注释
姚黄:姚黄牡丹的一种,被誉为花中之王。
扬州:古代中国的重要城市,以繁华和文化闻名。
亚洛阳:次于洛阳,表示扬州在古代的地位仅次于洛阳。
中郎:官职名,此处比喻有威猛之气的人。
虎贲:古代勇士的称呼,形容人的勇猛。
花相:指评判花卉优劣的专家或地位。
花王:比喻在某种领域中的最高权威或领导者。
翻译
眼中不再见到姚黄,自古以来扬州仅次于洛阳。
何止是中郎这样的猛士像老虎,他更适合做花的国君,评判花的王侯。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芍药花》。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沧桑和自然景物的深刻感悟。

“眼中不复见姚黄,从古扬州亚洛阳。”这里,诗人通过对比两座古城——扬州与洛阳,表达了对往昔繁华已逝去的感慨。姚黄指的是唐代著名的姚黄色牡丹,而“眼中不复见”则意味着那些辉煌如过眼云烟的历史美景已经无法再次目睹。

“何止中郎虎贲似,政堪花相相花王。”这两句诗通过对古代名将中郎将和虎贲将的英勇形象,与芍药花的高洁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品格高尚与权势无关的赞赏。同时,“政堪花”一词突出了芍药之美,不仅在于其外在,更在于它如同贤良淑德之人的内在修养。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融入了历史的深度和人物的精神特质,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情怀。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起取口号

奉檄来饶邑,扪心愧牧夫。

肥甘徒自养,凋弊未能苏。

万里趋明诏,三年起仕涂。

勖哉自今始,持此谢吾徒。

(0)

贫士吟

乾坤双草屐,风雨一茅庐。

不恨瓶无粟,空怜架有书。

帘帷旧燕入,门巷故交疏。

贫贱乃常理,何须光范趋。

(0)

送王太仆卿

章江门外春雨晴,溶溶鸭绿新水生。

有客拂衣朝帝阙,官船暂系章江亭。

旁人问我客者谁,天子近臣太仆卿。

九载循良二千石,薇垣柏府俱蜚声。

临轩昨日简才俊,綵鸾衔诏来承明。

羡君之行如登仙,惜君之去难为情。

同官视我如骨肉,和风甘雨春冥冥。

沙头欲别未忍别,仆夫为我迟行旌。

三酌五酌复十酌,尊前倾倒醉复醒。

区区离别不足赋,聊歌短述君须听。

愿君岩廊作柱石,致君尧舜如虞廷。

(0)

送黄铦归黄田

才得相逢又别离,况当寒食禁烟时。

东风祖席花前酒,春色归途马上诗。

黄叶村深云树合,青山径仄雨萝垂。

遥知此后频相忆,梁月窥窗意独驰。

(0)

次友人邱仲深韵·其一

形衰意倦发毛颁,正好閒时不得閒。

屈指时时计岁月,驰心夜夜到江山。

一周孙女今能语,万里老翁犹未还。

林下故人应见笑,白头奔走愧朝班。

(0)

寄缉熙·其二

明善进诚心,未能省外事。

顿使知虑烦,修身功不易。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