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餐冰斋谩题》
《餐冰斋谩题》全文
明 / 范景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不是清节,学贪苦未能。

竟还须饮水,何可道餐冰。

粮乏难充鹤,形癯半类僧。

累心俱已尽,无物正堪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可道(kě dào)的意思:指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累心(lèi xīn)的意思:指心力过度劳累,心力交瘁。

清节(qīng ji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操守正直,清廉节俭。

无物(wú wù)的意思:没有任何东西或物质存在

饮水(yǐn shuǐ)的意思:喝水时要想起水的来源,比喻要常怀感恩之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自我反思。诗中以“餐冰”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学者在学习过程中所承受的艰苦与挑战,暗示了知识的获取并非易事,往往需要超越常人的毅力和牺牲。

首联“不是标清节,学贪苦未能”,开篇即点出学者追求高洁品行与深厚学识的初衷,但因学习过程的艰辛,往往难以坚持到底,流露出对学习之苦的无奈与感慨。

颔联“竟还须饮水,何可道餐冰”,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饮水是生存的基本需求,而餐冰则是一种极端的比喻,象征着学者在追求学问时所面临的超乎寻常的困难与挑战。这里通过对比饮水与餐冰,强调了学习之路的艰难与不易。

颈联“粮乏难充鹤,形癯半类僧”,将学者比作鹤与僧,前者象征着学者在学术追求中的孤独与高洁,后者则暗示了学者在长期艰苦学习后身体的消瘦与精神的宁静。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学者的形象,也反映了他们为了学术而甘于清贫、不求物质享受的生活态度。

尾联“累心俱已尽,无物正堪矜”,总结了学者在追求学问过程中的内心感受。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与挣扎,内心的疲惫与压力已经释放殆尽,此时的学者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状态,不再为外在的物质或荣誉所动,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专注于内心世界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学者在学术道路上所经历的困苦与反思,展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以及对知识的执着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深刻揭示了学者在追求学问过程中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启示性。

作者介绍
范景文

范景文
朝代:明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猜你喜欢

题画马手卷·其二

塞北平如砥,沙场五月寒。

骅骝不受驭,焉用置奚官。

(0)

至日登吴山

闻道春从地底还,望春独上吴山巅。

海帆几点落天外,塞雁一声来日边。

弹铗敢求迁代舍,思莼未许赋归田。

男儿出处关风化,不用抬头问老天。

(0)

东皋杂兴·其二

茅斋政在溪水西,水边杨柳拂人低。

溪童荡漾唱歌过,惊起月中乌夜啼。

(0)

题画十三首·其七

塞北多冰雪,江南足稻粱。

相求应同类,莫近艾如张。

(0)

次韵游石湖五首·其四

近闻移居湖水头,兰若下瞰沧波流。

猕猴夜偷锡杖去,鸥鸟日傍阑干浮。

扬州月照五湖白,洞庭木落三山秋。

相望只隔半江水,安得赠之双佩钩。

(0)

珥江驿口占八首·其八

鹦鹉窗前返照明,槟榔树下晚凉生。

女郎浴罢清江去,不断秋砧捣素声。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