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圣 济 院 宋 /况 师 点 迢 迢 幽 径 入 松 关 ,四 面 云 蓝 分 外 寒 。长 啸 一 声 山 谷 应 ,洞 深 惊 起 老 龙 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啸(cháng xiào)的意思:指高声长时间地吹口哨或吹号角等发出的声音
分外(fèn wài)的意思:特别,非常
惊起(jīng qǐ)的意思:突然惊醒或惊动
老龙(lǎo lóng)的意思:老龙指的是年纪大、经验丰富的人。
龙蟠(lóng pán)的意思:形容山势、河流等蜿蜒曲折,如龙蛇盘旋。
山谷(shān gǔ)的意思:山谷是指两山之间的低洼地带,成语“山谷”用来比喻人或事物处于困境或逆境中。
四面(sì miàn)的意思:指四个方向,表示周围无处可逃或四面受敌的困境。
松关(sōng guān)的意思:轻松地解决问题或放松对某个事物的控制。
迢迢(tiáo tiáo)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或心思思念的样子。
幽径(yōu jìng)的意思:幽径指的是幽静的小道或小径。
云蓝(yún lán)的意思:形容天空或水色呈现出美丽的蓝色。
- 注释
- 迢迢:形容道路漫长。
幽径:隐蔽而宁静的小路。
松关:松树环绕的关隘或门楼。
云蓝:形容天空湛蓝如云。
分外:特别,格外。
长啸:大声呼啸,通常表达豪情或呼唤。
山谷应:回荡在山谷间。
洞深:深深的洞穴。
老龙蟠:传说中的老龙盘踞。
- 翻译
- 一条长长的幽静小路通向松树林中的关隘,
四周的天空格外蔚蓝,显得分外清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入幽静山谷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超然物外的情怀。"迢迢幽径"四字,既形容道路曲折又表达了诗人行走之艰难,同时也映射出一种探求真理的精神状态。
"入松关"则是诗人通过重重叠叠的树木所营造出的空间,将观者带入一个隐秘而神秘的地方。这里,"松"不仅是景物的描写,也象征着坚贞不屈和长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柏常用以比喻君子的节操。
"四面云蓝分外寒"一句,不但描绘了山谷之中的天气状态,更通过"云蓝"与"外寒"的对比,渲染出一种超脱尘世、独立于外界变化的意境。诗人将自己置身于一个被云雾环绕、与外界隔绝的地方,这种环境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长啸一声山谷应"中的"长啸",通常是指诗人在自然中发出的长叹或歌唱之声,这里的"啸"字,不仅表现了声音,也象征着诗人的情感宣泄。"山谷应"则描绘了一种和谐的关系,山谷仿佛在回应诗人的呼唤,这种互动构建了一种人与自然和合的境界。
最后两句"洞深惊起老龙蟠","洞深"指的是深邃的洞穴或山谷之中,而"惊起老龙蟠"则是对其中生灵的一种描写。这里的"老龙蟠"形象,是对隐藏于自然深处、神秘而古老生命力的具象化表达。在中国文化传统中,龙常代表着力量、智慧和神性,这里的"惊起"则是诗人对这种生命力突然觉醒的描写。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感受与自然景观的交融,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在的情怀。同时,它也展示了作者在宋代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趣味和内心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绮罗香
小扇挥萤,轻绡笼雾,犹记年时庭宇。
风露阑干,坐听小楼人语。
道此际、枕簟生凉,又谁信、西风残暑。
料如今、对月临风,绿窗不似旧情愫。
天涯知否倦旅,多少离愁往恨,红笺难诉。
千里关山,梦绕白云乡树。
奈秋来、雁带书遥,但落叶、打窗无数。
正潇潇、思入烟波,夜江蓬背雨。
扬州慢.题白石小像
一代词宗,半生落拓,布衣空老江湖。
论先生□□,合伴林逋。
记吹得、玉箫声彻,小红低唱,此亦仙乎。
□马藤花下,不堪泪洒啼鸪。
暗香疏影,问梅花、消息何如。
纵乌帽风流,龙眠图画,但写眉须。
三十六陂烟雨,更谁怜、一棹菰蒲。
独巢湖一曲,至今犹自追摹。
满江红.韵玉六妹赴陕,赋此送别
画角霜城,早引起、一天离别。
更那堪、砌蛩声住,塞鸿声切。
君赋于归随挽鹿,侬伤往事听啼鴂。
叹知音、从此隔天涯,空相忆。灞桥柳,函关雪。
咸阳草,长安月。看啼痕满袖,泪珠盈睫。
欲寄岭梅烦驿使,好凭河鲤传消息。
最凄然、执手问归期,应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