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向寅前冻,花从子后春。
到明追此会,俱是隔年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离别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过去的时光和难得的聚会感到珍惜。"我惜今宵促,君愁玉漏频"表明诗人对当前夜晚的宝贵以及朋友对时间流逝的关切,这里的“玉漏”是古代计时器具,常用来比喻时间的流失。
接着"岂知新岁酒,犹作异乡身"则透露出一种孤独和不适应的情绪,即便是在欢庆新年的场合,但个人仍旧感到自己像个外乡人一般孤单。这里的“异乡”强化了诗人的这种情感。
"雪向寅前冻,花从子后春"是对时节变化的描写,其中“寅”指的是农历三月份,“子”则为十二时辰中的第一个,即夜晚。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强调了季节更迭与时间流逝。
最后"到明追此会,俱是隔年人"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但同时也意识到了届时所有参与者都将成为“隔年人”,意味着每个人都会有所变化和成长,这种变化如同隔了一年的时间一般,让人感到既期待又有些许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酒宴以及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即将过去的美好时光和难得聚会的珍惜,以及面对新岁到来时的孤独与变化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