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言九首·其四》
《寓言九首·其四》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婚丧孰不供,贷钱免尔萦。

收孰不给,倾粟助之生。

物赢我收之,物窘出使营。

后世不务此,区区兼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给(bù gěi)的意思:不给意味着拒绝、不给予,不愿意给予某人某物或某种帮助。

出使(chū shǐ)的意思:指派某人出国或外出代表国家、组织或个人进行使命或任务。

后世(hòu shì)的意思:指将来的世代或后代。

兼并(jiān bìng)的意思:指同时兼有两种或多种属性、地位、职能等的合并。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收孰(shōu shú)的意思:对比两者的优劣,判断哪个更胜一筹。

翻译
无论是婚事还是丧事,谁能不需借贷来供应?
农忙时节谁能不提供帮助,他们会倾囊相助以维持生计。
物资富余时我便收纳,物资匮乏时我则外出筹集。
若后代不再这样做,贫弱的小民将难以抵挡兼并之祸。
注释
婚丧:指婚事和丧事。
贷钱:借钱。
萦:缠绕,困扰。
耕收:耕种收获。
给:供给,帮助。
倾粟:倾尽所有粮食。
物赢:物资丰富。
我收之:我收纳这些物资。
物窘:物资短缺。
出使营:外出筹集。
务此:致力于这种做法。
区区:形容微小。
挫兼并:阻止兼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属于他的《寓言九首》中的第四首。诗中通过对农事和社会经济状况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和对现实不合理状态的批判。

"婚丧孰不供,贷钱免尔萦" 表示在理想社会中,即使是家庭中的大事件如结婚、葬礼,也不需要借贷来应付,而是通过社区或社会组织的帮助得以顺利进行。

"耕收孰不给,倾粟助之生" 描述的是农民在收成时不会被剥夺应该得到的果实,而是在困难时会得到他人的援手,共同帮助度过难关。

"物赢我收之,物窘出使营" 强调的是在社会中,当个人或家庭拥有多余的物资时,应当收集起来,而当有需要时,则应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分配和使用。

"后世不务此,区区挫兼并" 批判了后来的社会不再重视这些基本的道德原则,导致贫富差距加大,甚至出现了兼并现象。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展示了他对理想社会秩序的追求,以及对于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和批判。他的思想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中,也影响到他后来的政治改革主张。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春日西兴道中·其四

一川晓色鹭分去,两岸烟花莺带来。

径欲卜居从钓叟,绿杨缺处竹门开。

(0)

柳堤.濯清亭

芙蓉岂不好,濯濯清涟漪。

采之不盈把,怊怅暮忘饥。

(0)

题金渊绿净亭

凭高四望天沉沉,平芜远树横夕阴。

碧云吐吞献奇象,乃知造物得我心。

渔舟两两叠烟棹,白鸟出没沧波深。

悠然呼酒纳幽致,须臾寒月照古琴。

(0)

窗上

窗上月朦胧,香芸鼻观通。

了无梅竹影,猛省在舟中。

(0)

丈人观

精气腾井络,下临群岳尊。

元真戴天坐,执印朝轩辕。

(0)

沁园春.为叔父云溪主人寿

数遍时贤,谁似云溪,未老得闲。

自抽身州县,归休旧隐,灰心名利,跳出尘寰。

卸却朝衣,笑拈拄杖,日在花阴竹径间。

身轻健,任高眠晏起,渴饮饥餐。垂弧猛省当年。

且约住春风开寿筵。

况园亭池馆,新奇佳丽,弟兄子侄,歌笑团栾。

绿鬓朱颜,纶巾羽扇,做个人间长寿仙。

霞觞举,愿年年今日,长对南山。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