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访 东 坡 题 高 风 堂 屏 间 宋 /项 安 世 樊 口 齐 安 一 水 间 ,少 年 行 役 鬓 成 班 。云 间 甲 子 三 秋 雨 ,日 射 淮 南 一 带 山 。战 血 浓 时 云 梦 远 ,受 恩 深 处 老 身 闲 。登 临 莫 唱 纶 巾 曲 ,栖 鹘 危 巢 再 可 攀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樊口(fán kǒu)的意思:指人言辞巧妙,能言善辩,口才出众。
淮南(huái nán)的意思:指淮河以南地区,也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者某个团体的位置或地域范围。
甲子(jiǎ zǐ)的意思:甲子是指中国传统的六十甲子纪年法中的一个单位,也表示六十年的周期。在成语中,甲子常用来表示长时间、久远的意思。
开甲(kāi jiǎ)的意思:解开铠甲,指揭露真相或揭开秘密。
老身(lǎo shēn)的意思:指年老的身体。
纶巾(guān jīn)的意思:纶巾是指用纶丝做成的头巾,比喻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年行(nián xíng)的意思:指年龄增长,行为举止成熟稳重。
秋雨(qiū yǔ)的意思:秋天的雨。
日射(rì shè)的意思:太阳的光线直射地面,比喻事物明显、直接地暴露出来。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深处(shēn chù)的意思:指深远的地方或内心深处。
受恩(shòu ēn)的意思:接受别人的恩惠。
危巢(wēi cháo)的意思:指危险的住所或危险的环境。
行役(xíng yì)的意思:指行军作战、征战沙场。
一带(yí dài)的意思:一片区域,一片地方
云梦(yún mèng)的意思:指虚幻的梦境或幻想。
少年行(shào nián xíng)的意思:指年轻人的行动或行为。
- 翻译
- 樊口与齐安之间只隔着一条河,年轻的行人因频繁奔波而两鬓斑白。
云层散去,甲子三秋的雨水洗刷着淮南的山脉。
在战争硝烟弥漫时,我远离了云梦之地,如今在恩泽深重之处过着闲适的生活。
登高望远时,切勿吟唱起那关于纶巾英雄的曲子,因为危险的栖鹘之巢已不再遥不可及。
- 注释
- 樊口:地名,位于今湖北黄冈。
齐安:古地名,今湖北黄州。
行役:远行劳顿。
鬓成班:形容两鬓斑白。
云开:云层消散。
甲子:古代干支纪年法,六十为一个甲子。
淮南:淮河南岸,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战血:战争中的血污。
云梦:古地名,今湖北荆州一带。
老身:自谦之词,指自己。
登临:登山临水,指游赏或眺望。
纶巾曲:典故,指《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风采,此处可能象征英雄。
栖鹘:猛禽,如鹰。
危巢:高而险峻的鸟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访东坡题高风堂屏间》,通过对樊口齐安两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樊口齐安一水间”,点出两地之间的地理关系,暗示着诗人行程的遥远和艰辛。次句“少年行役鬓成班”则通过自身的经历,表达了青春流逝和岁月沧桑的主题。
第三句“云开甲子三秋雨”,以“甲子”象征时间的长久,而“三秋雨”则寓意着历经风雨,暗指人生的坎坷。第四句“日射淮南一带山”,借淮南之景,寓言人生如日出东方,虽有光明,但仍有阴影。
第五、六句“战血浓时云梦远,受恩深处老身闲”,将战乱与感恩交织,表达出在动荡年代中,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登临莫唱纶巾曲,栖鹘危巢再可攀”,劝诫人们不要沉溺于往昔英雄的传奇,暗示着诗人淡泊名利,更愿意过上平淡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体现了项安世作为南宋文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