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丁 酉 九 月 十 四 日 黄 源 岭 客 舍 题 黄 瀛 父 近 诗 宋 /刘 克 庄 不 但 行 吟 又 卧 披 ,掩 编 因 有 感 于 斯 。竞 为 蛙 蚓 号 鸣 态 ,乌 睹 龙 鸾 夭 矫 姿 。损 挹 嫌 人 称 大 好 ,琢 磨 容 我 指 微 疵 。自 惭 学 识 非 匡 鼎 ,安 敢 陪 君 共 说 诗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但(bù dàn)的意思:表示不仅仅如此,除了某种情况之外,还有其他情况。
大好(dà hǎo)的意思:形容非常好、非常美好的状态或情况。
匡鼎(kuāng dǐng)的意思:指纠正错误、恢复正常。
龙鸾(lóng luán)的意思:指婚姻中的男女双方和睦相处,彼此互相尊重、爱护和支持。
人称(rén chēng)的意思:指代人的身份和称谓。
损挹(sǔn yì)的意思:指因受到损失而减少或折损。
蛙蚓(wā yǐn)的意思:比喻小人心机深沉,表面上看似无害,实际上却暗藏着恶意。
微疵(wēi cī)的意思:微小的瑕疵或缺陷。
行吟(xíng yín)的意思:指背诵或吟诵诗文时行走徘徊的样子。
学识(xué shí)的意思:学问的广博知识
夭矫(yāo jiǎo)的意思:形容人的姿态或行为优美、灵活。
有感(yǒu gǎn)的意思:有所感受或有所触动。
于斯(yú sī)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某种程度或境地。
琢磨(zuó mo)的意思:琢磨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思考、探索和思索的过程。它表示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后获得的理解和洞察力。
自惭(zì cán)的意思:感到自愧不如
- 翻译
- 不仅行走吟诵还躺着阅读,因为这本书让我有所感触。
书中描绘的蛙蚓般喧闹和龙鸾般的矫健姿态,我却少见。
对于过分的赞誉我感到不安,认为自己指出一些小问题尚可接受。
我自愧学识浅薄,不敢与你一同讨论诗歌。
- 注释
- 行吟:边走边吟诵。
卧披:躺着阅读。
掩编:翻阅书籍。
感于斯:对这本书有所感触。
竞:争相。
蛙蚓:比喻低微的人物或状态。
号鸣态:大声喧闹的样子。
乌睹:未曾见到。
夭矫姿:矫健的姿态。
损挹:谦虚贬抑。
嫌人称大好:担心被过分赞美。
指微疵:指出小错误。
学识非匡鼎:学问不够深厚。
匡鼎:古代贤相,此处比喻能辅佐的人才。
安敢:哪里敢。
陪君共说诗:一起谈论诗歌。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黄瀛父近作的赞美与自谦。全诗围绕着诗歌创作和个人学识的反思。
"不但行吟又卧披,掩编因有感于斯。"
表达的是诗人的创作状态,无论是走着思考还是躺下休息,都能不断地吟咏诗句,编织成篇,源泉是内心的真实感受。
"竞为蛙蚓号鸣态,乌睹龙鸾夭矫姿。"
这里诗人用比喻手法,将自己与其他诗人相比较,如同小动物和飞鸟各自展现其特有的姿态,表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
"损挹嫌人称大好,琢磨容我指微疵。"
诗人谦虚地表示,即使他人的作品被广泛赞誉,他也会细致入微地寻找可能的瑕疵,以此来提升自己。
"自惭学识非匡鼎,安敢陪君共说诗。"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己的学识不足的反思,觉得自己还不够资格与君子一同探讨诗歌,但同时也展现了他渴望提升自我,与高手交流学习的心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和自我审视,展示了一种文学修养和谦逊态度,是宋代文人风雅之美的体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谨和老人春行
抗疏明时效伏伽,一归七度试春纱。
柔风绿遍庭前草,细雨红催陌上花。
惠远买来犹浊酒,赵州吃去只粗茶。
回头恰恰莺啼处,黄四娘今尚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