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祝黎方回》
《祝黎方回》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板桥东望是扶胥,照水无劳拔白须。

此日合为山院长,当年曾是羽林孤。

柳栽宣武围皆抱,柏近王裒树亦枯。

酌酒寿君还自笑,一般霜雪头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拔白(bá bái)的意思:指将某事物的最精华、最重要的部分抽取出来,也可指将问题或困难消除或解决。

白须(bái xū)的意思:指年老的人。

板桥(bǎn qiáo)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出现断层,比喻事物的连接中断或发展不顺利。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扶胥(fú xū)的意思:扶助、支持

山院(shān yuàn)的意思:山院指的是位于山腰或山顶的庭院,也可以用来比喻僻静宜人的地方。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头颅(tóu lú)的意思:头部,脑袋。

为山(wéi shān)的意思:指为了保护山脉而进行的努力和奋斗。

无劳(wú láo)的意思:指不需要劳动、付出辛苦就能达到目的或得到好处。

宣武(xuān wǔ)的意思:宣扬武力,宣传战争。

一般(yì bān)的意思:通常,普遍

羽林(yǔ lín)的意思:羽林指的是古代帝王的禁卫军队,也可以指代精锐部队或官方的警卫队伍。

院长(yuàn cháng)的意思:指学校、医院等机构的负责人,也泛指其他组织的负责人。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祝黎方回》。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祝福与感慨,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沧桑的感慨。

首句“板桥东望是扶胥”,以“板桥”和“扶胥”为背景,勾勒出一幅远眺的景象,引人入胜。接着,“照水无劳拔白须”,诗人以自我形象入诗,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淡然态度,即使白发苍苍,也不必过于忧虑。

“此日合为山院长,当年曾是羽林孤”,这两句对比今昔,既是对友人过去辉煌经历的赞美,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诗人希望友人能像山长一样,享受宁静而深远的生活,同时也回忆起友人曾经作为羽林军的一员,独处异乡的孤独岁月。

“柳栽宣武围皆抱,柏近王裒树亦枯”,这里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进一步抒发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柳树围绕着宣武城,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而柏树接近王裒墓地,暗示着生命的终焉与岁月的无情。这一对比,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深化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最后,“酌酒寿君还自笑,一般霜雪各头颅”,诗人以饮酒为乐,为友人祝寿,同时自嘲,表现出一种超脱于世事的豁达态度。这里的“霜雪”比喻人生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痕迹,但诗人却以笑对之,展现出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理解与接纳。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体现了陈恭尹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满庭芳

落魄闲人,逍遥懒汉,逢人不语西东。

腾腾兀兀,来往似尘中。

乞化前街后巷,安居住、古庙闲宫。

傍人问,这般懒汉,却是甚家风。诸公。

休分辩,三清上圣,钟吕为宗。

拜丘刘谭马,斡运神功。

得处玄玄妙用,清虚志、款款朦胧。

真空就,长生话,三教习习通。

(0)

绣停针

道难说。要□悟般般,尽皆明彻。

剔透玲珑,回光返照,不在拈花摘叶。动生差别。

休举念、强生枝节。本来模样,清清净净,有何言说。

须凭志猛烈。仗慧剑落处,斩钉截铁。

击碎恩山,跳出爱海,打破虚空休歇。气神欢悦。

运九阳、炼成红雪。彩霞影里,捧出一轮皓月。

(0)

和高子文秋兴二首·其一

沙碧平犹涨,霜红粉已多。

驹年惊过隙,凫影倦随波。

散步双扶老,栖身一养和。

羞看使者节,甘荷牧人蓑。

(0)

回心院

换香枕,一半无云锦。

为是秋来展转多,更有双双泪痕渗。

换香枕,待君寝。

(0)

挽王平甫二首·其二

今日临风泪,萧萧似绠縻。

空怀徐稚絮,谁立郑玄碑。

无力酬推毂,平时愤抵巇。

何人令枉状,路粹岂能为。

(0)

祝英台近.别李择之诸丈后途中寄此

泛杭川,临尘水。几日共游戏。

歌笑开怀,酒醒又还醉。

奈何一旦分携,连宵风雨,剪不断、客愁千里。

水云际。遥望一片飞鸿,苦是失群地。

满眼春风,管甚闲桃李。

此行归老家山,相逢难又,但一味、相思而已。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