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成》
《偶成》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浇闷支楹煮雨前,湿薪压雨不成烟。

荒台鸟迹观书下,穷巷鸡声避地偏。

榆火春寒烧旧草,柴门屐响送新篇。

千村桃杏空相侍,输尽东风与蜀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避地(bì dì)的意思:避开危险或困难的地方;逃离危险的地方。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春寒(chūn hán)的意思:春天的寒冷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火春(huǒ chūn)的意思:形容春天的阳光明媚、气候温暖。

屐响(jī xiǎng)的意思:形容行走时脚步声清脆响亮。

空相(kōng xiāng)的意思:形容虚假的外表,没有真实内涵。

鸟迹(niǎo jì)的意思:指鸟类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比喻事物的迹象或蛛丝马迹。

穷巷(qióng xiàng)的意思:指贫穷的巷子或街道,也用来比喻境况困顿、贫困潦倒。

送新(sòng xīn)的意思:指送给他人新的东西,表示祝福和喜庆之意。

桃杏(táo xìng)的意思:指美女,也用来形容貌美的女子。

新篇(xīn piān)的意思:指新的篇章或新的阶段。

榆火(yú huǒ)的意思:指虚有其表,没有实际作用或价值。

雨前(yǔ qián)的意思:雨前指的是雨即将下的时刻,比喻事情即将发生或变化的前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处静思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展现了其内心的孤独与深沉思考。

首联“浇闷支楹煮雨前,湿薪压雨不成烟”,以“浇闷”二字开篇,点出诗人内心的情绪状态,接着描述在雨前支起木架煮茶的情景,湿木难以生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颔联“荒台鸟迹观书下,穷巷鸡声避地偏”,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荒废的高台、鸟儿的足迹、低矮的巷道、远处的鸡鸣,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世界,诗人独自沉浸在书卷之中,似乎在逃避现实的纷扰。

颈联“榆火春寒烧旧草,柴门屐响送新篇”,转而描写春天的景象。榆树燃烧着旧草,象征着新生与变化,而柴门外的屐声则带来了新的篇章,暗示着思想的更新与探索。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更迭与诗人的精神世界联系起来,表现出一种对生命循环和知识追求的深刻理解。

尾联“千村桃杏空相侍,输尽东风与蜀鹃”,以桃杏花的凋零和蜀鹃的啼叫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同时,“输尽东风”也暗含着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与接受,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人生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观刘廷美秋官草书

二王消息渺飞鸿,今代刘生笔最工。

戏解都卢身似缩,舞看浑脱剑成风。

一池春水鹅群白,数屋秋霜柿叶红。

况复才兼诗画好,高名愁杀米家翁。

(0)

金山寺

潮汐难磨万古尘,老龙无地斲浮根。

戴鳌水弱低三岛,补石天开露一痕。

浪涌兔沈瓜步月,雨腥蛟送秣陵云。

时听梵刹传僧呗,柏子香飘半塔熏。

(0)

嘉禾八景诗·其一空翠风烟

秋阴覆野水,暝色带高城。

万古风雨馀,满轩空翠生。

昔人会心处,华落任纵横。

胜事巳千岁,焉用此高名。

(0)

姑苏杨柳枝词二首·其二

交枝杨柳映重门,树色濛濛带雨痕。

绣幕不开人欲倦,只疑深阁易黄昏。

(0)

题介畹陆夫人画竹卷

自昔管仲姬,抽毫染修竹。

娟娟绮石傍,琅玕照人目。

犹属闺阁才,胸中少林麓。

只今介畹氏,泼墨较纯熟。

生绡百尺强,渭川千亩簇。

初苞间枯梢,暮雨秋烟绿。

笔床螺黛殷,玲珑戛寒玉。

潜招湘女魂,碧窗伴幽独。

(0)

溪屋

数椽竹屋傍溪沙,隔断烟云人迹赊。

漫看前汀浸寒月,蛩声凄老白蘋花。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