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信足美,河决岂为常。
重在修宸德,方能合彼苍。
白杨(bái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形象或事物的特征与白杨树相似,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特点鲜明、突出。
畚锸(běn chā)的意思:指劳动、干活的工具。
彼苍(bǐ cāng)的意思:彼方的苍天,指远方的天空或者天上的神仙。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堤防(dī fáng)的意思:指防止水流冲毁的河道或水库的建筑物,也用于比喻防范和抵御外来的侵害。
感叹(gǎn tàn)的意思:表示惊讶、赞叹、感慨等情感。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信足(xìn zú)的意思:形容非常可信、充分可靠。
汹涌(xiōng yǒng)的意思:形容水势或力量浩大,激烈汹涌。
秋风客(qiū fēng kè)的意思:指行踪不定的旅客或游人。
这首诗名为《黄陵冈》,是明代诗人汪广洋所作。诗中以黄陵冈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感慨人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坤宁信足美”,赞美黄陵冈的自然美景,坤宁象征大地的安宁与和谐,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接着,“河决岂为常”一句,以黄河决堤的反常现象,引出对自然规律的思考,暗示了自然界中偶发事件的不可预测性。
“重在修宸德,方能合彼苍”两句,转而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提升个人道德品质,才能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理念。
后两句“波涛来汹涌,畚锸谩堤防”描绘了黄陵冈上波涛汹涌的景象,以及人们用畚锸筑堤防洪的情景,形象地展示了人类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奈与努力。通过这一场景,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感。
最后,“感叹秋风客,萧萧愁白杨”以秋风中的旅人为象征,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感慨。白杨树的萧瑟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悲凉情绪,同时也寓意着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黄陵冈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结合诗人的情感体验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自然与人性的深刻联系,以及人在面对自然与命运时的复杂情感。
人生五马贵,不负壮心期。
竟作青门隐,空吟画戟诗。
家声江表重,心事岁寒知。
未恨风流绝,双珠似可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