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籴出韦浦,扁舟泛赤花。
十车空此载,愁绝是张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乡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赤花渡口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句“远籴出韦浦,扁舟泛赤花”以“远籴”开篇,暗示了渡口的地理位置偏远,人们需远行购买所需物资,而“扁舟泛赤花”则描绘了渡口船只穿梭于赤花之中的情景,既显出了渡口的自然风光,也透露出一种宁静与和谐。
接着,“山山涵晓日,岸岸抱圆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美丽与宁静。山峦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温柔,仿佛每一座山都含着初升的太阳;而岸边的沙粒则呈现出圆润之态,与山峦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穗井宁如旧,西川未有涯”两句则表达了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穗井是否还能像往常一样,西川是否还有无尽的边界,这些疑问中蕴含了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永恒不变事物的渴望。
最后,“十车空此载,愁绝是张华”一句引用了晋代文学家张华的故事,借以表达内心的愁绪。张华曾因不满官场黑暗而辞官归隐,此处诗人或许是在感叹自己或他人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只能在心中寻求解脱,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无奈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夭夭枝头花,郁郁地上草。
方春万物遂,我乃独衰槁。
少时喜方药,晚亦学黄老。
又非爱名宦,壮岁迹已扫。
如何过八十,尚复未闻道。
伛行阡陌间,齿摇而发缟。
名山可巢居,决去恨不早。
宴坐精思床,犹能养梨枣。
蒹葭记霜露,蟋蟀谨岁月。
古人于物理,琐细不敢忽。
我少读苍雅,衰眊今白发。
中间婴疢疾,过日常卒卒。
涧毛春可求,山药秋可掘。
虽云力探讨,疑义未免阙。
屏居朋友散,奥妙谁敢发。
穷理已矣夫,置觥当自罚。
峭崖磨天如立壁,楠根横走松倒植。
呀然一岫惊倒人,空洞坡陁三百尺。
幽阴宜为异物托,角爪痕存犹可识。
想当蟠蛰未奋时,腥风逼人云触石。
一朝偶为旱岁起,卷海作雨飞霹雳。
向来伊吕正如此,莘渭千年有遗迹。
我欲酌酒招蜿蜒,安用辛苦常行天。
太平海内多丰年,归来故祠听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