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恩泽(ēn zé)的意思:恩惠和恩赐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饥寒(jī hán)的意思:指饥饿和寒冷,形容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入人(rù rén)的意思:指被欺骗、受骗。
桑林(sāng lín)的意思:桑树丛生的森林,比喻人口众多,人群拥挤。
圣主(shèng zhǔ)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圣洁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生事(shēng shì)的意思:指无故引起麻烦、争端或纠纷。
水次(shuǐ cì)的意思:水次指的是水的次数,比喻事情重复多次。
为国(wèi guó)的意思:为了国家,为了国家的利益。
凶岁(xiōng suì)的意思:指年年不顺利、凶险的岁月。
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玉步(yù bù)的意思:形容走路轻盈、优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汪缙在丙子年之初,出门所见的民生疾苦情景。诗中反映出战乱或灾荒之后,政府对百姓的恩惠和关怀深入民心。诗人看到衣衫褴褛的人们互相谦让,体现了社会底层人民在艰难岁月中的互助精神,同时也表达了皇帝对饥寒百姓的深深忧虑。
"每从凶岁后,恩泽入人深",这两句直接点明了背景,即在连续的不幸年景之后,政府的援助显得尤为珍贵,深入人心。"俯仰苍生事,饥寒圣主心",诗人感慨皇上的目光始终关注着黎民百姓的生活,饱受饥饿与寒冷的困苦。
"截粮留水次,分食到桑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述,展现了官府或好心人士在路边分发粮食,甚至可能是在田间地头,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凸显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仁政的期待。
最后两句"为国勤休燠,须知玉步临",表达了诗人希望国家能够持续推行这样的仁政,让百姓安居乐业,同时暗示皇帝的亲民之行如同玉步(喻指帝王的高贵举止)亲临民间,给人民带来温暖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深情地歌颂了在灾难之后政府的救助之恩,以及对社会和谐与君主仁德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