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兹雩娄,务学实著。三千之位,七十是预。
匪善莫行,惟德乃据。纪干前书,式彰厥誉。
这首诗是北宋末年皇帝赵构(即宋徽宗)的作品,体现了古代帝王对德才兼备的要求以及对臣子的期望。首句“伯兹雩娄,务学实著”表达了要注重学习和实际成就,而不仅仅是空谈。这反映出帝王对于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态度。
接着,“三千之位,七十是预”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选拔官员的情况,即在众多职位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被预先选定,这强调了选拔过程的严格和挑选人才的重要性。
“匪善莫行,惟德乃据”则是对品德要求的强调,没有善良的品质就不应该行事,只有具备高尚品德的人才能占据其位。这表明了帝王对于官员道德修养的重视。
最后,“纪干前书,式彰厥誉”则是对历史记载和名声的赞扬,通过历史上的优秀典范来激励后人,这里“纪干”指的是古代圣贤的典籍,而“式彰厥誉”则是在称颂那些著名的美德和荣誉。
整首诗体现了帝王对于官员的道德要求、选拔官制度以及历史传承的重视。
一帆冷雨,有吴宫秋柳,留客小住。
笛里逢人,仙样风神画中语。
我是瑶华公子,从未识、露花风絮。
但深情、一往如潮,愁绝不能赋。花雾。障眉妩。
更明烛画桥,催打官鼓。琐窗朱户。
一夜乌篷梦飞去。
何日量珠愿了,月底共、商量箫谱。
持半臂、亲也来,忍寒对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