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警世》
《警世》全文
宋 / 何梦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花颜云鬓眼波秋,元是虚皮裹髑髅

黄壤纷纷青草窟,少年曾共醉红楼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髑髅(dú l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骨。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红楼(hóng lóu)的意思:红楼是指华丽而豪华的宫殿或府邸,也用来比喻富丽堂皇的生活环境或场所。

青草(qīng cǎo)的意思:指年轻人或者未经世事的人。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眼波(yǎn bō)的意思:形容眼神流转、有情有意。

云鬓(yún bìn)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长发如云。

醉红(zuì hóng)的意思:形容红得醉人,极为美丽。

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讽刺和警醒的口吻,探讨了人生的虚幻与短暂。"花颜云鬓眼波秋"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女子的容貌如同盛开的花朵,发丝如云,眼波流转,充满生机与魅力。然而,"元是虚皮裹髑髅"这句话瞬间将这美好的表象撕裂,揭示出生命的本质不过是空洞的外壳包裹着无常的躯体,暗示了人生最终归于虚无。

接下来的两句"黄壤纷纷青草窟,少年曾共醉红楼"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黄壤代表的是死亡之地,青草则象征着生命与重生。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生命的短暂与轮回,以及人们在年轻时共同追求享乐的生活。红楼在这里可能象征着繁华与欢愉,但最终都逃不过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终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对比,警示人们珍惜眼前,认识到生命的有限和虚幻,鼓励人们在短暂的人生中寻找更有意义的存在方式。

作者介绍
何梦桂

何梦桂
朝代:宋   籍贯:淳安

淳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猜你喜欢

专诸塔

倚胸交戟事谁怜,埋骨犹临大道边。

结束新春儿女队,苍凉古巷姓名传。

浮图旧俗还仍汉,匕首遗谋竟误燕。

细饱炙鱼三月味,只应身寄太湖船。

(0)

泛绣溪

绣溪一水两川分,绕郭晴波荡縠纹。

白板桥头魂欲断,寒鸦落日小乔坟。

(0)

春归

不识春从何处归,空余春酒渍人衣。

墙腰日色投西下,风脚杨花带北飞。

筋力自知垂老异,欢娱偏恨故人稀。

凭高望远情何极,独坐吟诗卧翠微。

(0)

夔门

峡连数百里,日月隐重峦。

彩鹢狎惊浪,轻帆下急滩。

山回神女庙,水绕武侯坛。

形胜今犹在,伤心望永安。

(0)

夏日清啸楼晚望

偶寄闲身不当归,凭栏尝对水烟微。

鸟追斜日穿虹去,龙斗惊雷挟甫飞。

近海潮声秋隐隐,过江山色晚依依。

芦中鼓枻无人在,憔悴乾坤一钓矶。

(0)

龙隐洞读元祐党人碑

荒郊秋老木萧摵,孤岩幽旷仙灵宅。

龙去不知几多年,但余寒湫三百尺。

岩中古咏与今题,墨晕劖满不留隙。

摩崖破藓见残碑,衮衮诸公列党籍。

端履门外已勒名,如何瘴乡也镌石。

元祐去今六百秋,姓字了了存点画。

中间纵有剥蚀文,依稀犹可想遗迹。

山灵不可没奇人,故留奸名显端硕。

不然多少断碣半销磨,何故贞珉不泐今犹昔。

我来坐卧其下先顶礼,瞻望鸿名如圭璧。

可惜石工愧安民,不畏鬼非兼人责。

诸老历历应星辰,当年羽士曾避席。

不知元长欲欺谁,亲挥毫素面不赤。

宋业成灰太师殄,三百八人名犹赫。

至今墨客过碑前,指点蔡京笑哑哑。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