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三首·其一》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裨将(pí jiàng)的意思:裨将指的是协助主将的得力助手,也可以指在某个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
车骑(chē qí)的意思:指马车和骑马的人,泛指军队或队伍。
单于(chán yú)的意思:指匈奴的首领,也用来形容权势极大的人。
飞狐(fēi hú)的意思:指人行动敏捷、狡猾机智的样子。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骨都(gǔ dōu)的意思:骨头都都碰到了,形容非常疼痛或受伤。
牧马(mù mǎ)的意思:指驱使马匹,比喻引导、管理或掌握人群。
钳奴(qián nú)的意思:指受到人或事物的束缚,无法自由行动。
戏下(xì xià)的意思:指戏剧演出结束后下台,也比喻事情结束。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白的《塞下曲三首(其一)》描绘了一幅边塞狩猎和军事演练的生动画面。首句"南猎单于北扫胡"展现了对敌人的威慑和军事行动的果敢,"单于"通常指匈奴的首领,这里可能象征着强大的敌人。"高秋牧马出飞狐"则点明了时间是秋季,边疆士兵在广阔的草原上驾驭战马,准备出击,"飞狐"地名,暗示了战斗的地点。
接下来两句"校前裨将新车骑,戏下钳奴旧骨都"进一步描绘了军队的阵容和士气。"校前裨将"指的是前线副将,"新车骑"展示了装备的更新和军力的提升;"钳奴"原意为囚徒,这里借指被征服的敌人,"旧骨都"则可能象征过去的敌人或战俘,表达了对往昔胜利的回忆和对未来的信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边塞狩猎和军队演练的场景,展现了明朝边防军的勇猛和决心,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积极进取、不忘历史的边塞军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