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
- 泉水的声音从远处传来,穿越绿色的树林,清澈深远。
我的心已被世俗所染,想要借这寒光洗净心灵。
- 注释
- 云外:远处。
泉声:泉水的声音。
度:穿过。
碧林:绿色的树林。
浏萦累带:流水曲折回环。
作:使。
清深:清澈深远。
吾缨:我的官帽带子,这里比喻我的心志。
已分:已经注定。
令:让。
尘染:被世俗污染。
欲借:想要借。
寒光:清冷的光芒,可能指月光或泉水的反射。
去洗心:洗涤心灵。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清洁渴望。"云外泉声度碧林"一句,描绘出泉水从云雾缥缈中流过,穿越着翠绿的森林,声音清脆而又柔和,营造了一种超然脱俗的氛围。
接下来的"浏萦累带作清深"则是对前句意境的扩展和加深,泉水如同丝带一般,层层叠叠,汇聚成一片清澈见底的深邃。这里的"清深"不仅形容了泉水,也象征着诗人心灵的深远与纯净。
然而,在这宁静美好的自然界中,诗人却感慨万千,表达出对自己内心污垢的自知之明和改过自新的决心。"吾缨已分令尘染"一句,"缨"指的是古代官帽上的系带,这里比喻为诗人的品行或精神状态,而"已分"则暗示了这种状态已经出现了裂痕,"令尘染"则是说被世俗的尘埃所污染。
最后的"欲借寒光去洗心"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冷清的月光来净化自己的内心。这里的"寒光"通常指的是明亮而又带有凉意的月光,象征着纯洁和冷静。诗人希望借助这种自然之光,洗涤掉心中的污秽,恢复到一种原始的清澈。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自然景色与内心世界的对照,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和自我净化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其十四
危哉昔几败,万仞堕无垠。
不知有忧患,文字樊其身。
岂但恋文字,嗜好维甘辛。
出入仙侠间,奇悍无等伦。
渐渐疑百家,中无要道津。
纵使精气留,碌碌为星辰。
闻道幸不迟,多难乃维因。
空王开觉路,网尽伤心民。
丫髻岭
乱山如发何鬅鬙,一盘一转云层层。
绿螺挽出见天巧,严妆靓黛急夸矜。
芙蓉高耸连天碧,风鬟雾鬓烟长湿。
人如蝴蝶髻边飞,绝顶梅花艳于雪。
上有花枝簪带香,下临清溪明镜光。
东方初曙早晞发,皎如翠凤鸣朝阳。
岭头登跻髻头住,身在云中跨云去。
三十余里菱湖开,回首花鬓浥仙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