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署中寄怀兄弟》
《署中寄怀兄弟》全文
明 / 袁应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一别已数载,逢人问起居

无将去物,惟有来书

日蔼棠阴暖,山高雁影疏。

莫教三径废,迟我共耕锄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耕锄(gēng chú)的意思:指农民在田地里耕作,比喻辛勤努力地工作。

来书(lái shū)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的消息、来信等即将到来。

莫教(mò jiào)的意思:莫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不要教”,表示拒绝他人的指导或教诲。

起居(qǐ jū)的意思:指生活起居、日常生活。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棠阴(táng yīn)的意思:指树荫下的凉爽之处,也比喻高官显贵的庇护。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无将(wú jiāng)的意思:无将是指没有将领,比喻没有得力的人帮助或没有经验丰富的人担任重要职务。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应文在官署中对兄弟的思念之作。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兄弟分别多年后,虽时空相隔,但情感却如同书信一般,跨越距离,传递着彼此的关怀与思念。

首联“一别已数载,逢人问起居”,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与兄弟分离已久的事实,每逢遇见他人,便不免会询问对方的近况,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深切挂念和关心。

颔联“更无将去物,惟有寄来书”,进一步说明了两人之间的联系方式,除了日常的思念,便是通过书信维系情感。这不仅体现了通信在古代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也反映了诗人对书信内容的珍视,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颈联“日蔼棠阴暖,山高雁影疏”,转而描绘了一幅温暖而宁静的画面。阳光洒在棠树的阴影上,显得格外温馨;远处的山峦之上,大雁的身影稀疏,仿佛也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这一联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寓情于景,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深思念。

尾联“莫教三径废,迟我共耕锄”,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他希望不要让自己的家园荒废,等待着兄弟归来,共同耕作,共享田园生活的乐趣。这一句既是对兄弟的深情呼唤,也是对自己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兄弟深厚的情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是一首充满温情和期待的佳作。

作者介绍

袁应文
朝代:明   字:仲奎   籍贯:东莞

袁应文,字仲奎。一字聚霞。东莞人。明神宗万历元年(一五七三)举人,授福建沙县知县,擢御史,出为贵州佥事,历仕贵州按察使。年八十二卒。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猜你喜欢

宋二首·其一

天爵休将儋石论,一身恭俭万邦尊。

赌将金带惊寰海,留得耕衣诫子孙。

缔构不应饶汉祖,奸雄何足数王敦。

草中求活非吾事,岂啻横身向庙门。

(0)

雪满湖天日影微,李君降虏失良时。

穷溟驾浪鹍鹏化,极海寄书鸿雁迟。

□□□来犹未启,残兵奔去杳难追。

可怜燕谷花开晚,邹律如何为一吹。

(0)

蔡起居山亭

文史归休日,栖闲卧草亭。

蔷薇一架紫,石竹数重青。

垂露和仙药,烧香诵道经。

莫将山水弄,持与世人听。

(0)

咏梅子真送郭先辈

忠臣本爱君,仁人本爱民。

宁知贵与贱,岂计名与身。

梅生为一尉,献疏来君门。

君门深万里,金虎重千钧。

向永且不用,况复论子真。

拂衣遂长往,高节邈无邻。

至今仙籍中,谓之梅真人。

郭生负逸气,百代继遗尘。

进退生自知,得丧吾不陈。

斯民苟有幸,期子一朝伸。

(0)

移饶州别周使君

正怜东道感贤侯,何幸南冠脱楚囚。

皖伯台前收别宴,乔公亭下舣行舟。

四年去国身将老,百郡徵兵主尚忧。

更向鄱阳湖上去,青衫憔悴泪交流。

(0)

月夜怀姚文洁黄崙发

黄权真快士,姚合擅诗篇。

一别春江上,重看明月员。

檐光摇短烛,香篆袅残烟。

此际知何处,清吟夜未眠。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