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常常(cháng cháng)的意思:经常;频繁地
大势(dà shì)的意思:指大的趋势或形势。
刁骚(diāo sāo)的意思:形容人行为狡猾、难以琢磨,或形容事物狡诈、难以对付。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近午(jìn wǔ)的意思:指接近中午的时间,也可以指接近某个时刻或阶段。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排遣(pái qiǎn)的意思:排遣指的是消除烦恼、解除忧愁,使心情舒畅的意思。
朋友(péng yǒu)的意思:指亲密的、信任的、相互帮助的人。
妻孥(qī nú)的意思:指妻子和孩子,也指家庭的幸福和温馨。
午初(wǔ chū)的意思:指时间在中午时分初起,也表示事物刚开始或刚刚出现。
纵酒(zòng jiǔ)的意思:放纵自己饮酒,过度沉迷于酒的享受。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纪坤的《感怀二首(其二)》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闲适与落寞。首句“睡起常常近午初”写出了诗人慵懒的生活状态,起床时间已接近中午,显示出他的闲散。接着,“刁骚短鬓懒频梳”通过“刁骚”形容心情烦躁,短鬓未常梳理,形象地刻画出诗人内心的纷扰和对琐事的怠惰。
“忽悲忽喜儿童怪”一句,反映出诗人的情绪波动,儿童的好奇和不解,反映出他情绪变化无常,连身边的孩子也感到困惑。接下来,“不履不衫朋友疏”则暗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疏离,衣着随意,似乎并未精心打理,这也反映了他心境的孤寂。
“大势可知聊纵酒”表明诗人意识到世事变迁,借酒消愁,暂且放纵自己。然而,“余情未断偶窥书”又透露出他对知识和情感的执着,即使在饮酒之余,仍会偶尔翻阅书籍,寻找心灵的慰藉。最后,“妻孥苦欲相排遣,时报花开锦不如”以家庭成员的关心和春天花开的美好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依赖以及对生活现状的感慨,认为即使花开如锦,也无法完全驱散心中的愁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既有闲适的生活画面,又有深沉的人生感慨,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与独孤穆冥会诗·其一县主赠穆
江都昔丧乱,阙下多搆兵。
豺虎恣吞噬,干戈日纵横。
逆徒自外至,半夜开重城。
膏血浸宫殿,刀枪倚檐楹。
今知从逆者,乃是公与卿。
白刃污黄屋,邦家遂因倾。
疾风知劲草,世乱识忠臣。
哀哀独孤公,临死乃结缨。
天地既板荡,云雷时未亨。
今者二百载,幽怀犹未平。
山河风月古,陵寝露烟青。
君子秉祖德,方垂忠烈名。
华轩一惠顾,土室以为荣。
丈夫立志操,存没感其情。
求义若可托,谁能抱幽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