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社(bái shè)的意思:白白浪费了时间或精力。
边沙(biān shā)的意思:指边境地区的沙漠
不羡(bù xiàn)的意思:不嫉妒别人的成功或优点。
尘滓(chén zǐ)的意思:指尘土和杂质,比喻不值得重视的东西或人。
方袍(fāng páo)的意思:指正直、廉洁的品德。
分卫(fēn wèi)的意思:分散巡逻的卫兵
海边(hǎi b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辽阔无边,没有限制。
红楼(hóng lóu)的意思:红楼是指华丽而豪华的宫殿或府邸,也用来比喻富丽堂皇的生活环境或场所。
缄藏(jiān cáng)的意思:指隐藏、保密或秘密保存。
兰芽(lán yá)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谈举止温文尔雅、文雅有礼。
丽华(lì huá)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里人(lǐ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有亲近关系的人,也可以指内部人员。
连枉(lián wǎng)的意思:连续冤枉,指连续受冤屈。
名高(míng gāo)的意思:声誉很高,名望显赫。
上堂(shàng táng)的意思:指上课、听讲。也可用来形容学生上课时的态度和行为。
推尊(tuī zūn)的意思:指推崇、尊敬。
洗尘(xǐ chén)的意思:洗去尘埃,净化身心。
枣木(zǎo mù)的意思:指夫妻恩爱、亲密无间,形容夫妻关系和谐、相互扶持。
篆笔(zhuàn bǐ)的意思:篆笔是指用于书写篆书的毛笔,也可以指代书法家的笔法或书法作品。
尊宿(zūn sù)的意思:尊敬和仰慕前辈,尊重前人的学问和成就。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胜仲所作的《赠觉僧首(其二)》。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僧人的形象,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僧人的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
首句“上堂慵算海边沙”,以慵懒的姿态描绘僧人对日常琐事的淡然态度,仿佛海边的沙粒,不值得过多计较。接着,“分卫宁甘向七家”一句,通过僧人分发施舍的场景,表现了其乐于助人、甘于简朴的生活哲学。
“篆笔颇疑传枣木,方袍不羡赐兰芽”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篆笔代表了僧人的智慧与修行,枣木则暗示了朴素与坚韧;方袍则是僧人身份的标志,而“不羡赐兰芽”则表达了僧人对物质享受的淡泊,更注重内心的修为与精神的富足。
“名高白社推尊宿,才比红楼更丽华”两句,将僧人与世俗社会进行对比,前者在白社(指僧侣聚居之地)享有崇高地位,后者则在繁华的红楼中追求华丽。这不仅突出了僧人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也体现了诗人对僧人高尚品质的赞美。
最后,“连枉清篇洗尘滓,缄藏留与里人誇”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僧人作品的高度评价,认为它们如同清新的篇章,能够洗涤心灵的尘埃,留下珍贵的记忆供乡邻传颂。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白杨梅
乃祖杨朱族最奇,诸孙清白又分枝。
炎风不解消冰骨,寒粟偏能上玉肌。
异味每烦山客赠,灵根犹是圣僧移。
水晶盘荐华筵上,酪粉盐花两不知。
谒曲江张丞相祠
堂堂曲江公,山川气攸萃。
忠节贯日星,时艰惜遭际。
当廷视奸谀,明明见肝肺。
天不假上方,长安乃鼎沸。
銮舆远播迁,神气几乎坠。
一时岂无人,十九甘泄泄。
李唐十数传,贤相公独最。
庙食宜千秋,芳名应万世。
鲰生涉仕途,城下轻舫繫。
抠衣谒公祠,起敬复起畏。
治绩怯夔龙,为公一挥涕。
我幸遇皇明,不比公之季。
寸阶可树勋,不在公之位。
借得公之位,愿与公永誓。
丹心照天地,前光后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