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宫词三十首·其六》
《宫词三十首·其六》全文
唐 / 王涯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筝翻禁曲觉声难,玉柱皆非旧处安。

得君王曾道好,长因下辇得先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得君(de jūn)的意思:指得到君主的宠信和重用。

记得(jì de)的意思:保持记忆,不忘记。

禁曲(jìn qǔ)的意思:指被禁止演唱的曲目。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玉柱(yù zhù)的意思:比喻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人。

注释
筝:古代弦乐器,类似今天的古筝。
禁曲:不允许公开演奏的曲子,可能是宫廷专用或有特殊意义的乐曲。
玉柱:筝上的装饰物,也用于调整弦的音高。
旧处安:原来设定好的位置,指筝的弦柱被移动了。
君王:此处指皇帝。
曾道好:曾经说过好听,即受到皇帝的赞赏。
下辇:下车,古代皇帝出行乘坐的车辆称为辇。
得先弹:得以首先弹奏,表示诗人曾受皇帝的特别恩宠。
翻译
弹奏着禁止传播的曲子,感觉音调十分困难,筝上的玉柱都已经不是原来的位置。
记得皇帝曾经称赞过,常常因为下车时就先让我弹奏这首曲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涯的《宫词三十首》中的第六首。诗中表达了对过去皇宫音乐之美好的一种怀念和无奈。

"筝翻禁曲觉声难,玉柱皆非旧处安。" 这两句通过筝(一种古代弦乐器)的演奏来描绘出一幅皇宫音乐失落的图景。“禁曲”指的是只有在特定场合才能演奏的音乐,这里的“觉声难”表明这种美妙的声音现在已经很难听到。而“玉柱皆非旧处安”则意味着曾经支撑起这些音乐的环境——也就是宫殿中的玉柱,现在都不复存在,给人以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记得君王曾道好,长因下辇得先弹。" 这两句回忆起过去帝王对这种音乐的赞赏,以及诗人自己在车驾之中(“下辇”指的是乘坐皇家车辆)能够最先演奏这些美妙曲调的往事。这不仅是对个人荣耀的追忆,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和现实中的失落感。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的追忆,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面对变迁无常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王涯
朝代:唐   籍贯:太原   生辰:764~835

王涯〔唐〕(764~835))字广津,太原人。约生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卒于文宗太和九年,年约七十余岁。博学工文。梁肃异其才,荐于陆贽。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擢进士,又举宏辞。再调蓝田尉。久之,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进起居舍人。元和时,累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穆宗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文宗时,以吏部尚书代王播总盐铁,为政刻急,始变法,益其税以济用度,民生益困。 
猜你喜欢

太守郑公祥与予有相知之雅兹闻讣南还来别惭无以赙匆遽中勉述五十六字送之非诗也聊以识别云

广阳城下喜逢君,对酒那堪袂又分。

万里衔哀辞禁阙,一帆归兴逐晴云。

关河凉雨消炎瘴,驿路寒蝉送夕曛。

想到故乡秋已晚,蕉黄荔熟奠孤坟。

(0)

夜读士功纪行诗

使节归来觐赤墀,朝回示我纪行诗。

五言冲淡陶彭泽,四韵清新杜拾遗。

上苑碧梧栖彩凤,瑶空瑞霭映朝曦。

披馀不觉心神醉,喜动疏狂倒接罹。

(0)

送人归鄞江

诏许归宁去,承恩出凤城。

衣冠新进士,书剑旧儒生。

路入鄞江杳,帆开滦水轻。

临岐一杯酒,聊慰别离情。

(0)

小景为柏景常赋

云山高耸碧嵯峨,悬崖老树珊瑚柯。

芙蓉万叠霭晴雾,石梁几处横清波。

危峰绝巘挂飞瀑,苍松紫蔓交烟萝。

此图此景漫摩挲,笔端造化谁能过。

琼楼低瞰溪山曲,绣户雕甍映朝旭。

美人胜赏杏花天,醉倚阑干貌如玉。

锦衣公子朝天客,红缨紫鞚黄金勒。

退直归来兴自赊,宝马?嘶绿杨陌。

陌上苔封辙迹稀,芝草涵春山蕨肥。

几家茅屋清嶂里,紫门不水桃花飞。

烟村远见行人小,空翠冥濛应可扫。

晚风南浦断渔歌,落日西林度归鸟。

我家佳近三茅峰,瑶台仙馆云路通。

兴来浪迹事登眺,白云野鹤随行踪。

别后梦魂每相忆,烟树茫茫渺无迹。

今朝客邸偶披图,感慨题诗增叹息。

昼桥村坞路萦纡,乔木琳宫宛如昔。

(0)

寿李翁八十诗·其二

馀庆悬知积德深,昭昭神理古犹今。

寄言戏綵贤孙子,食息无忘爱日心。

(0)

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诗·其一

锦衾爱绣两鸳鸯,罗荐嫌薰龙脑香。

凤自丹山应蔽日,鸡从碧树莫登墙。

鲛绡作帐宜冰簟,玳瑁为梁称玉堂。

寄语秋来休驾鹊,银河从此接金昌。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