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归度岭寄子由》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北 归 度 岭 寄 子 由 宋 /苏 轼 青 松 盈 尺 间 香 梅 ,尽 是 先 生 去 後 栽 。应 笑 来 时 无 一 物 ,手 携 拄 杖 却 空 回 。
- 注释
- 青松:常绿乔木,象征坚韧不屈。
盈尺:形容非常小,不足一尺。
香梅:散发着香味的梅花。
先生:对老师的尊称。
去后:离开之后。
应笑:应当嘲笑(自己)。
无一物:什么也没有找到。
手携:手里拿着。
拄杖:拐杖,用于支撑行走。
空回:空着手回去。
- 翻译
- 在小小的青松之间,种着香气四溢的梅花,这些都是先生您离开后才栽种的。
应该笑我们当初来时什么也没找到,手里只拿着拐杖,空手而归。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生活的感慨。诗中“青松盈尺间香梅,尽是先生去后栽”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通过对青松和香梅的描述,传递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尽是先生去后栽"一句,更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色彩,透露出对已逝时光的怀念。
接下来的“应笑来时无一物,手携拄杖却空回”则表达了人生旅途中物是客观存在,而内心追求与现实境遇之间的落差。"应笑来时无一物"显示出诗人对过往不留恋慕、豁然开朗的态度;而"手携拄杖却空回"则是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尽管手中持有拄杖作为旅途中的依靠,但最终仍旧是孤独地返回,这不仅是对物质陪伴的无常,也反映了人生的孤独和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出苏轼超脱世俗、豁达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评事十九叔入秦
白露沾蕙草,王孙转忆归。
蔡州新战罢,郢路去人稀。
谒帝不辞远,怀亲空有违。
孤舟看落叶,平楚逐斜晖。
北阙见端冕,南台当绣衣。
唯余播迁客,只伴鹧鸪飞。
送台州唐兴陈明府
见说海西隅,山川与俗殊。
宦游如不到,仙分即应无。
瀑布当公署,天台是县图。
遥知为吏去,有术字茕孤。
送友人往太原
离亭聊把酒,此路彻边头。
草白雁来尽,时清人去游。
汾河流晋地,塞雪满并州。
别后相思夜,空看北斗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