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明节同高苗二学士扈驾谒山陵次韵》
《清明节同高苗二学士扈驾谒山陵次韵》全文
明 / 许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宝纛留行殿,肩舆上方

明楼御气神道仰重光。

柳拂千条翠,花熏百和香。

回銮天已曙,鼓吹入云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和(bǎi hè)的意思:指百姓和统治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宝纛(bǎo dào)的意思:宝贵的旗帜或信物。

鼓吹(gǔ chuī)的意思:指为某种观点、主张或行为大力宣传、宣扬。

回銮(huí luán)的意思:指君主返回都城,也用来比喻回到原来的位置或状态。

肩舆(jiān yú)的意思:肩舆是指古代一种由两人扛着的轿子,比喻共同承担责任和困难的意思。

留行(liú xíng)的意思:指行为或言语中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使人印象深刻。

明楼(míng lóu)的意思:明亮的楼屋,比喻高楼大厦。

上方(shàng fāng)的意思:指在位置或地位上高于某人或某物。

神道(shén dào)的意思:神道是指神灵的道路,也可指宗教信仰、宗教道路。在中国文化中,神道通常指代神话中的神灵和与神灵相关的事物。

行殿(xíng diàn)的意思:指官员在行军时所使用的帐篷,比喻临时安居的地方。

仰重(yǎng zhòng)的意思:仰慕、尊敬。

御气(yù qì)的意思:控制情绪,克制怒气

重光(chóng guāng)的意思:指失去光明或希望的事物重新获得光明或希望。

百和香(bǎi hè xiāng)的意思:形容事物融洽、和谐。

鉴赏

这首明代许彬的《清明节同高苗二学士扈驾谒山陵次韵》描绘了清明时节,皇帝与学士们一同前往山陵祭扫的场景。首句“宝纛留行殿”形象地展现了皇家仪仗的庄重,宝纛(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留在行宫,显示出皇帝的威严。接着,“肩舆到上方”描述了皇帝乘坐肩舆(轿子)前往祭祀场所的景象,体现出尊贵与礼制。

“明楼通御气”写出了皇帝所经之处,明楼连接着天子的气息,显现出皇家气象。“神道仰重光”则寓意着皇帝的到来为神圣的道路增添了光彩,表达了对先祖的敬仰和崇敬之情。

“柳拂千条翠,花熏百和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出沿途的生机盎然,翠绿的柳树随风轻拂,百花散发出混合的香气,营造出清明祭扫的肃穆而又温馨的氛围。

最后两句“回銮天已曙,鼓吹入云长”描绘了祭扫完毕后,皇帝返回皇宫,天色渐明,乐队奏响的乐声悠扬,直入云霄,象征着仪式的庄重和队伍的浩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典雅的笔触,描绘了清明祭扫的皇家盛况,既体现了皇家礼仪的庄重,又寓含了对先人的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许彬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江楼写望·其一

危栏朝独倚,千里望中閒。

旭日穿层浪,明霞际断山。

京华襟带里,于越有无间。

鼓枻知谁子,长歌去不还。

(0)

安分

鴳鹏虽有异,小大各逍遥。

静处安吾分,尘缘坐见消。

烟霞开古色,松柏尚高标。

更爱无生侣,时来伴寂寥。

(0)

偈颂五首·其三

众生本不曾迷,夜阑鸡向五更啼。

诸佛本不曾悟,秋清雁度长空去。

西窗昨夜月华明,凉飙已到梧桐树。

(0)

偈二首·其二

此力分明在不欺,不欺能有几人知。

要明象兔全提句,看取升阶正笏时。

(0)

雪峰真觉禅师赞

出岭超方,九上三到。一槌便成,未是性燥。

诵过水偈,闻色空义。搅炒肝肠,睡不成睡。

棒头领旨,句下明宗。夜半鳌山,如鹤抛笼。

象骨岩高,中有鳖鼻。千五百人,中伤者几。

三毬并辊,大用全提。石火莫及,电光罔追。

大地撮来,如粟米粒。今昔行人,看之不出。

望州乌石,日炙风吹。万福曾郎,眼戴双眉。

(0)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三一

闰二月十有五,灵山有语今分付。

心洞十方,通今贯古。途路未归人,朝朝复暮暮。

不醉桃花村,定入杏花坞。

何如相唤复相呼,飞来峰下吃茶去。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