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通汾水,晴春陟远山。
嵓空渔欸乃,风静鸟绵蛮。
这首诗描绘了灵石道中的自然美景与宁静生活,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首联“灵石通汾水,晴春陟远山”以灵石与汾水相接,晴朗春日攀登远山的景象开篇,展现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灵石与汾水的结合,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的雄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壮志。
颔联“岩空渔欸乃,风静鸟绵蛮”则转向细腻的自然描写。岩石间空旷悠扬的渔歌,以及在宁静微风中悠然自得的鸟鸣,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这里的“渔欸乃”和“鸟绵蛮”分别借用了渔歌和鸟鸣的声音特点,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颈联“官府征繇省,农家岁月閒”转而关注社会生活。通过描述官府征税减少,农家得以享受悠闲时光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人民安宁的向往。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美景与社会和谐联系起来,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尾联“十年频过此,吁我鬓毛斑”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十年间多次经过此地,岁月的流逝在他鬓角留下了斑白,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沧桑感。同时,这也是一种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感慨,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社会关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与和谐社会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与哲学思考的作品。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春女颜如玉,怨歌阳春曲。
巫山春树红,沅湘春草绿。
自怜妖艳姿,妆成独见时。
愁心伴杨柳,春尽乱如丝。
目极千馀里,悠悠春江水。
频想玉关人,愁卧金闺里。
尚言春花落,不知秋风起。
娇爱犹未终,悲凉从此始。
忆昔楚王宫,玉楼妆粉红。
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
容华委西山,光阴不可还。
桑林变东海,富贵今何在?
寄言桃李容,胡为闺閤重。
但看楚王墓,唯有数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