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刘子素》
《答刘子素》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三十为郎侍紫宸,名从二室嶙峋

过秦尚作燕门客,喻蜀初归汉使臣

浮弋月为巴子雪,玄湖花似锦江春。

著书君已成鸿宝白首何惭报主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巴子(bā zǐ)的意思:指人的脸色发青,形容非常生气或害怕。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报主(bào zhǔ)的意思:指报答恩情,感激对方的恩德。

二室(èr shì)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分为两个完全不同的部分或状态。

鸿宝(hóng bǎo)的意思:鸿宝是一个用来形容人才或者物质财富极其丰富的词语。

锦江(jǐn jiā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波澜壮丽、美丽壮观。

嶙峋(lín xún)的意思:形容山峰、岩石等高耸、陡峭的样子。

门客(mén kè)的意思:指为富人或有权势的人工作,充当仆人或侍从的人。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使臣(shǐ chén)的意思:指派往外国或附属国的使者,代表国家进行外交活动。

紫宸(zǐ chén)的意思:指皇帝居住或办公的地方,也泛指帝王的宫殿。

鉴赏

此诗《答刘子素》由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诗中描绘了主人公三十岁入仕,侍奉朝廷的壮志与经历。首联“三十为郎侍紫宸,名从二室斗嶙峋”以“三十为郎”点明其官职之高,且“侍紫宸”暗示其地位尊崇,同时借“二室”与“嶙峋”形容山峰之险峻,暗喻其仕途之路的艰难与挑战。

颔联“过秦尚作燕门客,喻蜀初归汉使臣”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主人公虽有过客居他乡的经历,但最终还是回归朝廷,如同古代使者一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历史人物的典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深度和文化内涵。

颈联“浮弋月为巴子雪,玄湖花似锦江春”则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月光如雪,映照着巴蜀之地的宁静与美丽;玄湖之上的花朵,仿佛是锦江春日的生动再现,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尾联“著书君已成鸿宝,白首何惭报主身”表达了主人公对于学问与事业的追求,以及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通过“著书”表明其在学术上的成就,而“白首”则象征着年华老去,但仍无愧于报效国家之心。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历史典故,展现了主人公的人生历程、理想追求以及对国家的忠诚,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任邱道中值雪赠权邑宰曹弋取道曹河间同僚也·其一

宿雾寒犹重,浓阴晓未分。

山川连野暗,鸡犬隔村闻。

浩荡天将雪,朦胧酒半醺。

向来临易水,长啸欲移文。

(0)

闺恨

汲井浣我衣,伐石固我墉。

尘埃不被体,绝无人迹通。

洋洋西江水,我车不敢渡。

夙驾岂不早,早行畏多露。

行止既有义,离合亦有时。

众人岂无心,不如我所止。

(0)

拟岘台·其二

取友遍四海,江夏真无双。

怜我守幽独,闭门卧北窗。

折简呼胜士,炊黍羞羊腔。

相邀出蓬荜,登高临大江。

江山拟岘首,清绝冠此邦。

岂惟慕叔子,耆旧皆敦庞。

蛰龙卧诸葛,雏凤伏老庞。

寂寞千载后,斯人可心降。

愿言各努力,勿立憍慢幢。

(0)

偈十二首·其十三

秋风浩浩来,芙蓉花半开。

秋风萧萧去,黄叶填山路。

大块本无私,恩威各有遇。

藏头白海头黑,明眼衲僧辨不得。

(0)

拟寒山自述·其十

一曲乐升平,非关啰哩棱。

山河俱属宋,云水且饶僧。

时击松风磬,长然涧月灯。

愿王似南岳,万世碧层层。

(0)

偈颂一一二首·其九十四

帝力丘山重,君恩宇宙宽。

不才何以报,处处得心安。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