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铜船澳风二首·其一》
《铜船澳风二首·其一》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苍梧亦进野人舟,怪得刚风打头

陈子贪泉警句明朝还作石门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打头(dǎ tóu)的意思:指在一系列事物或行动中,排在最前面,起带头作用。

刚风(gāng fēng)的意思:指刚劲有力的风,形容气势雄壮或力量强大。

怪得(guài de)的意思:形容某种情况或事物出奇地、非常地,常用于表示程度很高、异常、特别等。

警句(jǐng jù)的意思:指能够警示人们,使其警醒和警觉的话语或句子。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石门(shí mén)的意思:指固执不改变的态度或观点。

贪泉(tān quán)的意思:指贪图享受、追求享乐,不思进取。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海上航行时遭遇风暴的情景,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界的威力与个人的渺小。首句“苍梧亦进野人舟”中,“苍梧”可能是指南方的一个地名,这里借指远离陆地的海上航行;“野人舟”则暗示了船只的简陋和航行者的平凡身份。这一句通过对比,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意境。

接着,“怪得刚风故打头”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风暴的来临。这里的“怪得”表达了对风暴突然袭击的惊讶和不解,“故打头”则形象地描绘了风暴猛烈地冲击船只,仿佛有意针对一般。这一句不仅描绘了风暴的威力,也暗含了航行者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助感。

后两句“陈子贪泉留警句,明朝还作石门游”,转而谈论了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态度。这里“陈子贪泉”可能是一个典故,用来比喻在逆境中仍能保持积极态度,汲取教训,不被困难击倒。通过“贪泉”这一典故,诗人鼓励人们即使在艰难时刻也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一句“明朝还作石门游”则预示着尽管当前遭遇风暴,但明天依然会继续前行,充满了对未来旅程的期待和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海上风暴的场景,巧妙地融入了人生哲理,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威严,又传达了面对困难时应保持乐观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孙孝子

孙孝子,遗腹儿,生辰孤苦何其奇。

三年舅夺母志去,父踪父影茫无知。

人有孝心天肯负,旧箧公文天所护。

此中遗事宛然存,方知父死边城路。

孝子看来悲复喜,和泪和愁戒行李。

彷徨匍匐向南奔,瘴雨蛮烟七千里。

广西山川浩如海,况复丘陵几迁改。

累累相似一何多,知尔荒坟竟安在。

纷纷异梦来冥冥,冥冥之中殊有灵。

一朝忽得一抔土,鹤骨深藏元姓丁。

共言试骨当试血,骨肉相投疑可决。

孙郎沥指血如川,渍入骨中红不灭。

孝子欢声震若雷,解衣包骨抱归来。

南宁郡里新风景,添得孙郎哭父台。

(0)

乐琴书处歌为沈修撰赋

沈郎结庐吴山岑,平生读书多苦心。

更将绿绮徽黄金,七弦泠泠山水音。

我昔作官住吴下,曾见沈郎最潇洒。

葛巾长爱北窗闲,柴车懒入东林社。

亲戚何曾折简招,辄向花前倾盏斝。

莼菜频分碧碗羹,鲤鱼新熟芙蓉鲊。

一朝歘起登天衢,环佩珊珊摇翠裾。

广陵不作中散操,兰亭临得右军书。

却忆牙签三万轴,灯火幽斋隔修竹。

几回归梦逐西风,落月分明照秋屋。

抱琴客里时相访,琴中写得神人畅。

一片青山云渺茫,万里白鸥波浩荡。

他年致事归故林,飘然更赋还山吟。

白头抱孙椿树阴,教读旧书还鼓琴,嗟哉此乐超古今。

(0)

江上二首·其一

归到西江上,扁舟若泛槎。

青青香附草,的的野棠花。

断岸几千尺,孤村三两家。

水生鱼正美,饱饭试新茶。

(0)

月夜

已是逢人少,那堪夜更幽。

水光清不冻,月色冷如秋。

未熟还家梦,旋登过驿舟。

经由虽快意,老病却宜休。

(0)

游蓟门

鸡喔喔兮扬翘,暾将出兮天宇高。

烟冥冥兮既敛,芳菲菲兮承条。

矫予游兮蓟门,睹佳气兮氤氲。

纷扶疏兮轮囷,忽眇眇兮无垠。

青帘兮绣箔,恍飞仙兮绰约。

吹竹兮弹丝,扬清声兮入寥廓。

倏回风兮度曲,披红芳兮骇绿。

渺佳期兮浩荡,照绮罗兮华屋。

鸟鸣兮交交,车辚辚兮驷骄,聊逍遥兮游遨。

(0)

为荥阳宰沈彦初写竹·其二

吏散庭空罢晓衙,湘帘深映翠交加。

清风一榻琴三弄,笑却河阳满县花。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