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礼惭明信,敛诚资宴歇。
屏听非效聪,规行殊改刖。
思君空中云,惠我席间月。
春容(chūn róng)的意思:春天的容颜,形容容貌美丽、娇媚动人。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规行(guī xíng)的意思:按照规定的行为准则行事,遵循规则。
华萼(huá è)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美丽,如花朵盛开。
九天(jiǔ tiān)的意思:形容程度极高,超出一般范围的事物或人。
空中(kōng zhōng)的意思:形容虚构的事物,没有实际基础。
林樾(lín yuè)的意思:指树木茂盛、林木繁荣的景象。
明信(míng xìn)的意思:明确而真实的信件。
双阙(shuāng quē)的意思:双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思是两座城门。它用来形容两座城门紧紧相邻,相互对峙的景象。
星辰(xīng chén)的意思:指星星和星辰,用来形容星星闪烁,光辉耀眼。
行殊(xíng shū)的意思:指行为、品行等有很大差异,相差很远。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范梈创作的《奉同陈应举月夜斋宿玉堂有赋五首(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对朋友陈应举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奉礼惭明信"一句,表明自己接受恩惠时的谦逊与感激;"敛诚资宴歇"则暗示了聚会的虔诚与宁静。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风露星辰的景象,营造出清冷而壮丽的夜色,暗喻自己对陈应举的景仰如同星辰照耀玉堂。
"屏听非效聪,规行殊改刖",诗人以自谦之词,表示即使聆听教诲也无法达到真正的聪明,但会尽力改正自己的行为。"春容启华萼,宵影动林樾",进一步描绘月夜之美,春意盎然,月光如华,树林在月色下婆娑生姿。
最后两句"思君空中云,惠我席间月"直抒胸臆,诗人将思念之情寄托于空中云彩,将陈应举的恩惠比作明亮的月光,表达了深深的感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情厚谊和对师友的敬重。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